《燕歌行》导学案 学生版PDF打印.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第二课时 《燕歌行》导学案 编制人:黄小灵 审核人:宋全富 程志伟 【学习目标】 1、学生反复诵读,能够分析诗歌中渲染烘托、对比以及用典手法及其作用。 2、学生能够分析并说出诗所表达的主旨。 【学习重点】 渲染烘托、对比以及用典手法及其作用 【导读】 1、自己放声朗读,读准字音,初步感受全诗,读完后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燕歌( )旌旆 ( ) 逶迤 ( ) 功勋 ( ) . .. .. . 碣石( )塞草腓 ( ) 玉箸 ( ) 蓟北( ) . . . . 2、边读边思考,结合课本注释(注意注释①中诗的原序)及《三维设计》P13 诗歌分析理解整首诗的内容,并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背景补充:御史大夫张公,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张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 大将军兼御史大夫。遂恃功骄纵,不恤士卒,开元二十六年(738),其部将败于契丹,张却隐 瞒败绩,虚报战功,并贿赂奉命前去调查的牛仙童。高适从“客”处得悉实情,乃作此诗以“感 征戍之事”。) ① 作燕歌行以示适 ②男儿本自重横行 . .. ③ 山川萧条极边土 ④胡骑凭陵杂风雨 . .. ⑤ 大漠穷秋塞草腓 ⑥玉箸应啼别离后 .. .. ⑦ 边庭飘摇那可度 ⑧死节从来岂顾勋 .. .. 1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3、再读,体会本诗的风格特点。 4、再齐读体会。 【导思】 一、整体感知: 再读,思考: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据此及本诗押韵 的特点可将全诗分为哪四部分。 二、合作探究: 1、诗人描写“出师”渲染了怎样的气势?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这种气势的描写是 如何理解的? 2、在写战役的过程中,诗人还写了塞外的秋景,请找出来并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3、“男儿本自重横行”与“至今犹忆李将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情感? 4、诗中多处用到对比手法,请找出来并进行分析,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导练】 1.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塞下曲 李白 塞下曲 许浑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两首诗均为边塞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相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XXXX 年山东省高考题),回答问题。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文档评论(0)

number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