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答案版).pdf

同步: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答案版).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 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时间: 30 分钟 一、选择题 j ìnju ē 1.“春初砍山,众木尽 噘 。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 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上述耕作方式是 ( ) 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耜耕 D.耦犁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砍山”“众木尽噘”“明日雨作, 乘热下种”说明这种耕作方式的特征 是放火烧山,用草木灰作为肥料,是典型的刀耕火种。故选 A 项。 2.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 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 A.人们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答案 B 解析 以土地和农作物之神作为国家的代称, 反映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体 现出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的特点。故选 B 项。 3.下列图文材料反映了 ( ) ①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 ②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③耕犁没有突破性的创新 ④农 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中“谨视天时”可知,其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故①正确; 《天工开物》 成书于明代末期,而铁犁牛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故②错误;根据图片内容可知, 明代人们使用的耕作技术依然是铁犁牛耕,说明耕犁技术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故③正确; 根据题干中“一耕之后, 勤者再耕、 三耕,然后施耙……”可知, ④正确。 故 A 项符合题意。 w èi 4 .董煟 在《救荒活民书》中指出:“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 之家 ( 相当于自耕农 ) 赈贷之所不及, 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下列各项对 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说明了自耕农经济对国家的重要性 B.论证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保守性 C.反映了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揭露了封建国家对小农的残酷剥削 答案 C 解析 材料“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一遇水旱, 狼狈无策”反映了小农经济破产的原 因,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故选 C项。 5.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 ) A.封建王权的强化 B.土地数量的减少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答案 C 解析 “封建王权的强化”是在秦始皇以后, 从西周到战国土地数量不是减少, 而是增 加,材料所述并非上层建筑,故排除 A、B、D 三项。题干反映了从西周时的土地公有到战国 时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故

文档评论(0)

阿里巴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