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民隐私权法律保护.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试论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姓 名 董 梁 学 号 071050083 学 校 新乡广播电视大学 指导教师 写作时间 目 录 1 摘 要 如果说生命权、所有权等民事权利是一条笔直而光亮的线,在它的一边,黑 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那么隐私权在法律的概念里则更像一个角度,一个 视角,从不同的位置望过去,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多样、科 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对于隐私的保护要求也越来越高,隐私的范围和内容也在 随之发生变化,这就要求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也应进一步扩张和完善。世界各国对 公民隐私权保护都有相关的立法,然而,我国民事法律发展较慢,对人格权的研 究更为落后。由于民事法律中没有条款保护隐私权,侵害隐私权的行为非常普遍, 审判实践中,侵害隐私权的案件呈上升趋势,为顺应世界民事发展的趋势和我国 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注重了对民事法律研究,但是,由于法律的滞后, 隐私权保护问题更加突出。我国现行法律对公民隐私权保护缺乏力度,对隐私权 的保护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只是使隐私权初见于成文法律,问题在于是 间接保护,而不是直接保护,往往让受害人处于尴尬的境地,故用法律手段直接 保护公民隐私权就成为理论界和实践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公民 隐私权 特征 保护 立法保护 2 试论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一、隐私权的概念及沿革史 (一)隐私权的概念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 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 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 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1.一般认为,隐私权是一种具体的人格权,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1)隐私隐瞒权。又称保密权,指自己对自己的隐私有不向任何他人告知 的权利。 (2)隐私利用权。公民对自己的隐私,不但享有消极隐瞒不用的权利,还 同时享有利用的权利,这种利用权是指公民对自己个人资讯进行积极利用,以满 足自己精神、物质等方面需要的权利,这种利用可以是自己利用,也可以是允许 他人利用。 (3)隐私维护权。是指权利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所享有维护其不可侵犯, 并在受到非法侵犯时可以寻求司法保护的权利。 (4)隐私支配权。是指公民对于自己的隐私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支配。 2、隐私权具有以下特征: (1)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隐私权是自然人个人的私的权利,并不 包括法人,尤其是企业法人,企业法人享有的商业秘密不具有隐私权所特有的与 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本质属性。 (2)隐私权的客体包括私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 (3)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隐私权的保护并非毫无限制。 应当受到公共利益的限制,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依公共利益的要求进行调整。 3、根据我国国情及国外有关资料,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 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 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二)

文档评论(0)

LF201908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