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doc

  1. 1、本文档共4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版权,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 《语文教育史研究》教学大纲 一、说 明 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师范) 先修课程 中学语文教学论 总学时 32 总学分 2 (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学生语文教育的视野,深入领会语文教育的历史演变过程,从而洞悉语文的本体,了解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实际有效的方法。同时,为学生建立起关于语文及语文教育理论基础,培养学生深厚的语文情怀。 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以史为纲,以史实为依据,客观准确描述历史的本真,从史实中发现规律,总结经验,选择有效的方法。以讲授为主,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以获得课程真谛。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内容主要选择中国语文真实发生的问题入手,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思想以及教育家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归纳。 注意的问题: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意既重视历史又要跳出历史;注意关注现实的语文,侧重历史的语文与现实的语文的内在关联;注意学生的趣味与实际的语文素养培养的需要。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2、讨论法;3、历史考察法; (四)考核方式 考查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安排 备注 1 语文的历史溯源 4 2 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 12 3 古代语文的基本方法与经验 10 4 古代主要的语文教育家及其思想 6 二、大 纲 内 容 第一章 语文的历史溯源 1.古代语文的产生与发展 2.古代语文的历史演变过程 说明和要求: 1. 重点了解语文的发生; 2.以史为纲; 第二章 古代语文的主要内容 1.先秦时期的语文教育 (1)基本概况 (2)语文教育的基本体现 (3)六艺 (4)《学记》主要内容 2.汉代的语文教育 (1)概况 (2)汉代的识字教学 (3)儒家经典的确定 3.魏晋时期的语文教育 (1)概况 (2)《千字文》、《文心雕龙》 4.唐宋时期的语文教育 (1)概况 (2)科举与教育 (3)书院 (4)《三字经》与《百家姓》 5.元明清时期的语文教育 (1)概况 (2)读经问题 (3)《学海津梁》《家塾教学法》《教童子法》 (4)《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 说明和要求: 1.侧重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分析和研究,弄清楚语文教育的目的、方法; 2.注意教材体系的发展; 3.注意教学内容的演化 一、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方法与经验 1、识字与写字 (1)集中识字 (2)写字 (3)识字与阅读 2.阅读 (1)阅读的内容与方法 读经 读诗 读文 吟咏、背诵、朗读 说明和要求: 1.重点把握语文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 2.侧重阅读与写作的方法; 3.注意古今方法的承继与发展 二、古代语文教育家及其思想 1.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2.《学记》中教育思想 3.《中庸》里的教育思想 4.韩愈的语文教育思想 5.朱熹的阅读教学思想 6.语文教育的专著介绍 说明和要求: 1.重点掌握孔子、朱熹 2.重点关注语文教育家思想的影响与发展脉络 3.古为今用,明确学习的目的; 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一)使用教材 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二)主要参考书 1.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2.陈青之 《中国教育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学》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黎泽渝 马啸风 李乐毅《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制 定 人:宋灏江 审核人:许芳红 制定日期:2013年10月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 《语文经典课例研习》教学大纲 一、说 明 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先修课程 语文教学论 总学时 16 总学分 1 (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记20个以上经典课例,能够通过一定的理论视角评析课例,进一步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素质,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内容注意选取有代表性的经典课例,运用现代前沿理论进行研习,做到科学性、前沿性、实用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在实施过程中,突出自主学习与接受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切实培养学生迁移运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根据“学教一体,融教于学”的原则,突出实践性,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重视研究性学习。在具体的教学中,适时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作文法、自学指导法、比较教学法、语境教学法和网络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等。 (四)考核方式 考查方式。着重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写作研究论文、还原比较、鉴赏文章等形式,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