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行为的甄别与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四 问题行为的甄别与教育 单元四 问题行为的甄别与教育 如果我是个问题学生, 那么问题不在我,在我们的教育…… 象牙塔的孩子—— 他们哭,他们笑,他们尖叫…… 可是他们不会思考! ----------------------一个“问题学生”的心声 单元目标 了解问题行为的含义 全面认识问题行为的性质 正确地分析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掌握问题行为学生教育的策略 问题行为的含义 问题行为是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的另一种表述; “由情绪障碍导致的社会适应困难。分为非社会性的和反社会性两类。”——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美国学者和台湾学者关于问题行为结构的分析 问题行为的含义 本书的观点: 广义:就是以某种观点(如法律、校规和学生守则等各种规章、社会习惯或者个人心跳)被看成有问题的行为; 狭义:指劣迹行为、不良行为,指违反法律和社会习惯等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 问题行为的性质 问题行为就其产生而言具有累积性 问题行为就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而言具有整体性 问题行为在不同社会背景、对不同社群而言具有相对性 与成人的心理疾病比较,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具有可逆转性 问题行为就其成因而言具有社会性 案例 案例:中美日三国学生调查:中国学生最重视学历 日本一桥文艺教育振兴会和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在去年至今年3月间,对中、美、日3个国家的中学生分别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各国接受调查的中学生超过千人。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学生最重视高学历,美国学生充满自信,日本学生缺乏学习热情。 在数学课上,基本不理解与一知半解的日本学生占调查总数的35.4%,接近中、美学生的近3倍;在将来升学问题上,中国希望读博士的学生占47.5%,希望读硕士的学生占23.7%,只有19.9%的中国学生认为只要上大学就满意;而日本有38.9%的学生希望能读大学即可,只有3.4%的日本学生希望以后能继续读研究生。 案例 在对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感兴趣的问题上,中国学生回答的第一位是从事“ IT”业,占44.9%,其次是做“学问”,占33.3%。美国学生希望搞“体育”的占46.5%,其次是做“学问”,为45.7%。日本学生的回答则是“体育”为32.4%,“音乐”为25.1%,“学问”为11.8%。对“将来抱不关心态度”的日本学生为8.7%,在3个国家中最多。   3个国家中,超过60%的学生认为“有幽默感”的人是班级里最受欢迎的人,占第一位。但第二位各国略有不同,中国学生认为是“学习好的人”,占56.3%;美国学生认为是“体育好的人”,占62.5%;日本学生认为是“有个性的人”,占41.3%。   关于自我评价,美国学生“对自己满意”度最高,占53.5%,中国学生为24.3%,日本学生最低,只有9.4%。59.7%的美国学生和46.9%的中国学生认为“自己做事应自己负责”,而这么认为的日本学生仅为25.2%。 ????扬子晚报?? 2002年11月18日 问题行为的成因 (一)遗传、环境与问题行为 遗传学家多布兹扬斯基(Dobzhansky)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文化的进化优胜于生物的进化将继续或增长。我们不愿意这个情况是别样的:靠文化来适应环境比之生物的适应更快与有效。犹有进者,控制文化进化也许比控制生物进化更容易达到目的。”因此,从充分调动个体的潜能来说,应该多强调环境教育因素的影响。而这也恰恰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够有所作为的地方。 问题行为的成因 (二)家庭环境与问题行为 家庭,作为个体社会化的四大承担者之一,在协助个体社会化方面发挥着其它社会机构和群体(如学校、同辈群体等)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家庭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一直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心之一。 问题行为的原因 案例:一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与教育调查》曾问到“你生活中最烦恼的事情是什么”,有19%的孩子列举的内容与父母有关。有几个数字很耐人寻味:分别有81.9%和89.3%的儿童说“爸爸很爱我”、“妈妈很爱我”,可认为“爸爸很理解我”、“妈妈很理解我”的分别只有36.6%和48.2%。从孩子对家庭的消极体验中,可以看到父母教育能力的缺陷给孩子带来了烦恼。有位高中生总结了妈妈在自己上学后说了十年的10句话:(1)作业做完了吗?(2)别看电视了,赶紧写作业去!(3)上课要注意听讲。(4)听老师的话!(5)你就是不 问题行为的成因 刻苦,老惦记着玩!(6)这回考了多少分?(7)现在是竞争的社会,没学历行吗?(8)早晚你得去扫大街!(9)我们辛辛苦苦,还不都是为了你!(10)这么好的条件,你还不好好念,我们那时候……。相信如今的大人和孩子听了这10句话都不陌生,想想孩子能不烦吗?可以说,孩子的一系列烦恼都是由学习压力(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父母)引发、派生出来的。《知心

文档评论(0)

00044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