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风险投资的公司病.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险管理)风险投资的 公司病 风险投资的 “公司病” 2002-07-0109:47:32 以公司制存在的风险投资,有诸多先天缺陷 病症一:资金接力难 清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迄今为止投资了 9 家企业,有的已经紧锣密鼓要上香港创业板了。对 一个成立刚一年多的风险投资公司来说,这是个好的开局。但是,清华创投的管理层并不乐观。 大部分资金被投放出去后,他们发现麻烦来了。 由清华企业集团和首钢总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清华创投,另有包括两家证券公司、多家上市 公司在内的 10 多个股东,注册资本2 亿元。手中攥着 2 亿元的清华创投,在风险投资行业中显 然不算财大气粗。虽然所投的 9 个项目还没有完全消耗掉它手中所持的资金,公司的资金压力还 不是很大,但是未来发展怎么办?清华创投董事会秘书王军峰说: “增资扩股是目前公司扩大资 本实力的重要手段。”不过,风险投资公司增资扩股可没那么简单。最关键的是收益的核算问题: 原有股东的投资收益要在几年之后才可能实现。新股份进入时,按照《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 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收益,新股东一旦进入公司,就有权按照投资 所形成的股份比例取得收益,而不论这种收益产生的时间。新股东若要分享前期投资的收益,老 股东怎能答应? 一个解决办法是在增资扩股时对新股东实施溢价发行,使原股东的利益通过溢价得以体现。但这 个尺度的把握很困难:前期投资项目未来可能的收益如何核算?也就是说,溢价到底溢多少?如 果前期投资的项目赚不到钱,亏损怎么核算?没有一个合适的价格,后期资金很难顺利进入。可 是如何定价?这道题目似乎无解。IDG 、软库这样的国际风险投资基金的做法是,设置封闭基金, 即原先募集的资金放在一个封闭的基金中,原有资金管理、投资项目收益、股东分红等都在此基 金中循环。再另为新股东设立新的封闭基金,而新进来的资金的管理、投资项目收益、股东分红 等都在新基金中循环。两次投资互不相干,也就没有了利益冲突。只要经营业绩好,新资金就会 源源不断地进入。所有这些操作都基于协议。实际上,像 IDG 这样的基金制风险投资,其运作本 身就是靠协议约束的。股东只与基金管理者发生协议关系,而新老股东之间可以没有任何关系, 就像完全独立的两家公司一样。本土的风险投资公司曾希望借鉴国际风险投资基金的这种做法。 但建立两个封闭基金的做法在公司制下的风险投资中根本行不通。既然注册为有限公司,就要受 到《公司法》制约,老股东利益很难受到保护。 另一个变通办法是协议。国内风险投资公司可以在《公司法》范围内,与原股东和新股东签署相 关协议,借鉴 IDG 技术创业投资基金的封闭基金模式,把不同主体投资所形成的收益隔离开来。 该协议受《民法》制约。但是,这个变通办法实施起来仍然很难。《公司法》规定,增资扩股必 须有 2/3 以上原有股东同意,即使是协议,也需要符合《公司法》。那么,即使第一次增资扩股 时原股东能达成一致,由于股东人数因此增加,下一次增资扩股时的协议难度就会增大,任何原 有股东都可以拿出《公司法》来反对,新资金的进入面对的变数越来越多,这种协议也随着公司 规模的扩大和股东人数的增多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达成。 病症二:决策盲目性 清华创投投资 9 个项目的决策程序都是先由项目经理寻找目标,把相关信息报告给公司决策 层后由决策层表决。实际上,每个公司制的风险投资的决策过程都大同小异。项目经理是实际操 作者,公司有一个决策委员会,其成员包括股东、公司高层管理者和外部人士(如相关企业高层 管理者、业界技术专家等,大部分是兼职)。在决策委员会中,公司总经理由于要对股东负责, 在决策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种信息自下而上传递、决策自上而下完成的模式,是一种完全垂 直的决策模式,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项目经理与企业直接接触,决策委员会了解 企业的主要渠道是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对项目信息的掌握程度受自身专业水平的制约,掌握的信 息不一定非常全面,其认识也可能带有主观倾向,向上传达的信息多少会打个折扣。据说在清华 创投的某些项目上,项目经理向决策委员会每个成员汇报项目情况的时间只有半小时,这样,决 策委员会包括总经理得到的信息就又被过滤了一次。基于这种信息支持形成的决策,其风险可想 而知。 在规模较小、创立不久的风险投资公司中,这种制度的弊端表现得还不是很明显。因为项目少, 决策委员会包括总经理可以抽出一定时间和精力投入对项目的调研。随着规模的增大,有限的人 力不可能

文档评论(0)

ma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