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抗贫血药0524药理学.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什么是贫血? 贫血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贫血的类型?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 l 缺铁性贫血 — 铁剂 l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 叶酸、VitB12 l 再障贫血 — 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治疗困难 铁剂(iron)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 4条蛋白质链亚单位 (珠蛋白) 每条链含有一个血红 2+ 素 (Fe 、卟啉环) 每个血红素携带一个 氧分子 氧分子与铁和珠蛋白链上组氨酸残基 的可逆性结合是氧运输的基础 铁缺乏,血红蛋白量减少,但不影响细胞的 分裂增殖能力,即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正常血液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血红蛋白量少,红细胞体积小、染色淡。 Fe2+ 铁的吸收、转运和储存 吸收进入肠黏膜的铁 供骨髓造血使用 以铁蛋白形式储存 铁转运需转铁蛋白,胞质膜上有转铁蛋白受体,胞饮入细胞 铁剂(iron)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2+ 铁盐以Fe 形式吸收,药用铁一般是亚铁形式。 促进吸收因素: 胃酸 (促溶解); 还原性物质 (Vc、半胱氨酸、果糖); 能与铁离子络合的物质 (氨基酸、枸橼酸等)。 阻碍吸收因素: 胃酸缺乏 (抗酸药等); 高钙、磷食物,鞣酸 (牛奶、茶),四环素。 铁剂(iron) 药理作用 铁是红细胞成熟阶段合成血红素必不可 少的物质。 吸收进骨髓的铁,吸附在有核红细胞膜 上并进入细胞内的线粒体,与原卟啉结合, 形成血红素。血红素再与珠蛋白结合,形成 血红蛋白。 铁剂(iron) 临床应用 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l 铁丢失过多:慢性失血 (月经过多、钩虫病等) l 铁来源减少:膳食摄入不足、营养不良等 l 铁需求增加:妊娠、儿童发育期等 口服后一周,网织红上升;两周Hb上升;体内储存 铁须Hb正常后减半继续服用2-3月才能恢复正常。 铁剂通常口服,如不能耐受口服所引起的胃肠道反 应或贫血严重、急需纠正者,可注射给药。 铁剂(iron) 常用药物 硫酸亚铁 常用,口服,吸收好。 枸橼酸铁铵 富马酸亚铁 右旋糖酐铁 注射,不良反应多,严格掌握适应症: 口服有严重胃肠道反应不能耐受者; 慢性腹泻、胃肠手术史等致铁吸收不良者; 妊娠晚期伴严重贫血急需纠正者。 铁剂(iron)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黑便 2、大量摄入引起急性中毒: 小儿误服1克以上,表现为坏死性胃肠炎,呕吐、 腹泻,甚至休克、呼吸困难、死亡等。 解救:磷酸盐或碳酸盐洗胃,去铁胺注入以结合 残存的铁。 叶酸 (folic acid) 叶酸广泛存在动、植物中,肝、绿色蔬菜含量高。 叶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