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复习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孔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②认识应当和实践相结合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 的唯一标准 ④评价人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 、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注:从, 顺从,听命。孰与,那里比得上。制,控制,掌握)这句话体现哲理是 A .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 B .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重要的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C .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服务 D .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 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中的诗句。据此回 答 3 ~ 4 题。 3 .作者感到“战地黄花分外香”和“不似春光”却“胜似春光”,这表明 A. 一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态度会影响到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B. 正确的认识来源于人脑 C. 错误的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D. 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4 、“人生易老天难老”和“一年一度秋风劲”的哲学寓意是 A.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固定的模式 B.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 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D. 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6 、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 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未体现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 A.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B. 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C. 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 D. 事不避难,知难不难 7 、古人诗有“风定花犹落”一句,素来无人能对,王安石借用王籍原诗“鸟 鸣山更幽”来对,这样对仗体现了 ( ) ①联系的观点 ②静止和运动是统一的 ③静止和运动是对立的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8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 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这一观点 ( ) A .否认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B .否认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C .认为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更有意义 D .主张知识的获得不需要通过思维加工 9 、在晏殊笔下,明月是近乎冷漠的不通人情:“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 户”。而在张泌笔下,明月却是这样善解人意:“多情唯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在不同诗人笔下,明月存在“无情”与“有情”的区别,这表明: A .世界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 B .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主观因素的影响 C .艺术创作的对象是艺术家独特主体意识的产物 D .艺术创作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对客观对象的背离 10 、韩愈有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 胜烟柳满皇都。”下列诗句中与“草色遥看近却无”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A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B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C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2010 江苏卷) 35. 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 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多样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 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 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 1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