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案例.doc

小学数学六年级《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案例.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数 ( 百分数 ) 除法应用题的教学案例 一、前言: 在《国家数学 程 准》中, 了更好的 用 的“ 用”价 , 用 已不再作 独立的章 出 ,而是将 部分内容融于“数与代数”、“空 与 形”、“ 与概率”、“ 系与 合” 当中。但目前我所使用的仍然是旧教材, 如何在新理念的指 下使用好旧教材,是我 近两年来 需要研究的 。 b5E2RGbCAP 关 : 用 解 方法 多 性 交流 生活 二、案例: :“今天 同学 来向老 、向同学介 下你所了解到的我 的振 小学,我 的班 ”?生:①“我 班共有 49 位同学,其中男生 26 人,女生 23 人。” ②“我校共有 6 个班 。” ③“我 班椒江区文明班 。” ④“我 班参加下 街道运 会的有 7 人。” ?? :“你能把 才同学 提供的信息 成一道分数(百分数)乘法 用 ”? 生:①“振 小学五年 有学生 49 人,男生占其中的 26/49 ,男生有多少人”?②“振 小学五年 有学生 49 人,参加下 街道运 会的占全班人数的 7/49 ,参加下 街道运 会的有多少人”? p1EanqFDPw ?? :“ 你 解答 几道 ”。 生:(略) :“你 解答(百分数)乘法 用 的关 是什么”? 生:“根据关 句找出相等关系”。 生:找出 位“ 1” :“ 才同学 介 了我 班 的有关情况,想了解我校四年 和三年 的有关情况 ”?生:“想”。 师:“我校四年级现有学生 56 人,是三年级时的 7/8 ,三年级时原有学生多少人?谁会解答 这道应用题”? 生:① 56×7/8 =49(人) ②56÷7/8 =64(人) 师:谁的方法正确呢? 生:第二种是正确的,因为根据题意可以列出 “三年级时的人数× 7/8 =四年级学生 56 人” 所以,三年级时的人数=五年级学生 56 人÷ 7/8 师:你说的非常好,请问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生:设三年级原有学生 X 人。 7/8 X=56 X=56  ÷7/8 X=64 师:你根据什么列出的方程? 生:根据“三年级时的人数×  7/8 =四年级学生  56 人”这个数量关系式。 生:还可以这样列方程:  56÷X=7/8 师: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生:根据上面的方程想出来的。 师:请大家用图表示题意,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展开讨论) 生: 56÷ 7× 8=64(人) 师:说说你这么做的道理。 生:因为三年级的人数是  8 份,四年级学生占其中的  7 份,用四年级学生除以  7,先求出每份 的人数,再乘以  8 就是三年级的人数。  DXDiTa9E3d 师:其他同学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 56 +56×1/7=64( 人 ) 。 师: 1/7 表示什么意思? 生:四年级时的人数是 8 份,三年级学生占其中的 7 份,也就是三年级的人数比四年级学生多 1/7 。 师:解题的方法有很多很多?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 同学们可以在课后再小组研究一下。 我们今天研究的这类应用题,他有什么具体的特征? RTCrpUDGiT 它与分数乘法应用题相比有何异同? 生:相同的是数量关系,不同的是所求的量。 (把刚才的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同学间相互解答)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分数除法应用题,方法很多,今后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 三、案例评析: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这样一段话: “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和被动地工作, 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方面: 5PCzVD7HxA 1、教学内容取材于学生生活。: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学即生活”,生活世界成为课程的内容。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认为“生活即教育”并提出“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应该是,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 动和交流的机会。”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 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 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量, 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 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数学与 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 化抽 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 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 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更好地体现生活。纵观整节课的教学, 从引入、新课、巩固等环节的取材都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

文档评论(0)

135****88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