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规范第2部分 森林碳汇监测方法.doc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规范第2部分 森林碳汇监测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B37/ XXXXX—XXXX PAGE 4 ICS FORMTEXT 65.020.40 FORMTEXT B 64 FORMTEXT DB FORMTEXT 37 FORMTEXT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FORMTEXT 37/T FORMTEXT XXXXX— FORMTEXT XXXX FORMTEXT FORMTEXT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规范 第2部分:森林碳汇监测方法 FORMTEXT Construction regulations of forestry carbon sink measurement and monitoring system—Part 2:Forest carbon sink monitoring method FORMTEXT XXXX - FORMTEXT XX - FORMTEXT XX发布 FORMTEXT XXXX - FORMTEXT XX - FORMTEXT XX实施 FORMTEXT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 XXXXX—XXXX PAGE 5 目次 TOC \h \z \t"前言、引言标题,1,参考文献、索引标题,1,章标题,1,参考文献,1,附录标识,1,一级条标题, 3"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调查监测方法 1 3.1 省级 1 3.2 县级 2 3.3 项目级 3 4 数据统计 3 4.1 省级 3 4.2 县级 4 4.3 项目级 4 前言 DB/T37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规范》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导则; ——第2部分:森林碳汇监测方法; ——第3部分:森林碳储量计算。 本部分为DB/T37 ****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部分由山东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传强、魏明亮、谭绪泉、张伟、王克华、孔雨光、高兴云、吕常笑、罗军伟、张芬。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规范 第2部分:森林碳汇监测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中森林碳汇调查监测方法和数据统计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省级、县级和项目级三个尺度的森林碳汇基础数据的调查监测。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6424—2010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LY/T 2253—2014 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 AR-CM-003-V01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 调查监测方法 省级 调查方法 省级调查采用系统抽样方法进行,或使用符合监测时限要求的全省森林资源一类调查数据。 样地数量 全省样地数量理论值n按公式(1)计算。 n=t2c2E2= 式中: t?——可靠性指标(当可靠性=90?%时,t=1.645。下同); s2——样本方差; c?——变动系数,c=s E?——相对误差,E=?y,精度90 ??——绝对误差; y?——总体平均数估计值; n?——样地数量。 样地布设 样地间距 按照系统抽样原理要求,样地在省域范围内均匀分布,按正方形布设。样地间距按公式(2)计算。 D=An ( SEQ 标准自动公式 \* ARABIC 2) 式中: A——总体面积,单位:km2; n——样地数; D——样地间距,单位:km,整数。 样点定位 随机选择公里网交叉点为抽样起点,作为样地的西南角点(样点),按样地间距将全部样点布置到地形图上。公里网交叉点坐标即为样点坐标,利用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直接对样点进行现地定位,确定样点位置。 样地面积与形状 样地面积为666.67?m2,形状为正方形,周长闭合差小于1/200。 调查监测项目 调查监测项目应包括:样地号、地类、树种、胸径、树高、生长状况、地貌、群落类型、优势树种、郁闭度、龄组、林龄、起源、土壤类型等。具体调查监测内容及相关技术指标按GB/T 26424—2010第5、8、9章规定执行。 精度 森林蓄积量调查监测精度不低于90?%,各地类面积调查监测精度不低于95?%。 县级 调查监测方法 以小班为基本单位,对区域内森林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方法,或使用符合监测时限要求的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 具体调查监测项目及相关技术指标按GB/T 26424—2010第5、8、9章规定执行。 精度及控制 精度 小班的蓄积调查监测精度要求不低于90?%。 样地数量

文档评论(0)

nhk3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账号发布文档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相关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