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单元教案.doc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单元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 下册 教案 教 案 年 班 学年度 第 学期 学 科:语文 年 级: 任课教师: 授课班级: 六年级语文学科备课活页 第 六单元 第 课 共5课时 课题 古诗词诵读 设计者 课程标准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教材分析 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是学习古诗的前提。学习一首古诗,理解诗歌的含义无疑是教学的重点,生活在当代的孩子,要真正读懂时隔甚远的古代诗歌,当然必须结合诗人的生平来理解,朗读也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我看来,对于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处理不该是老师直接的告诉,不能仅停留在技巧的层面,而应让学生反复品读文本,深入到情感的内核,这样,学生才能与文本产生共鸣,朗读才能情动而辞发。在学生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我结合先前作者的生平介绍。古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文化的传承,才意味着真正的立人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素养,但是由于学生对大自然缺少感性认识,这样,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带来了定的困难。 因此在学习文章时,情景交融是教学的-个关键,教师必须准备必要的声像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以此来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再次,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抓重点语句理解、感悟课文,在体会重点语句及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上还要再多引导,多下功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背诵诗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重点 把握诗意,背诵诗词。 2.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 1.想象诗歌意境。 2.具有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5 教学流程 课件页码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1.激情导入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 根据内容不同,《诗经》可以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雅”“颂”。 1 采薇(节选) 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诗经·采薇》(板书课题)的节选内容。 知道“薇”是什么吗?(提示学生从偏旁猜)见过“薇”吗? 图片,释题。 2.初读古诗,了解诗意 ①自由读古诗。 ②正音。 雨:多音字,按解释(下雨,落下:~雪。)应该读:[yù] ③齐读。提示节奏。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创设情境,加深感悟。 ①理解“杨柳依依”。怎样的“杨柳”会让人感到“依依”?柳树图片。这四个字会让你想到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想象,进行口语表达。) ②理解“昔我往矣”。诗中人是一位即将出征的战士。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我”却要——(离开家乡)。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值得留恋,但出征的“我”眼中却只看到了依依的杨柳。这是为什么? 补充介绍:“柳”与“留”谐音,既表示挽留之意,又表达思乡之情。这哪里是依依的杨柳啊,这分明是双依依挽留的手啊。但是“我”能回家吗?为什么?本是两年的兵役却仿佛没有尽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啊。终于盼到了战争结束。引读“今我来思”。 ③理解“雨雪霏霏”。要回去了,大雪纷飞,天寒路滑,又饥又渴,“我”艰难地缓缓走在归乡的路上。透过苍茫的大地,“我”仿佛看到了(劫后余生、归家情急、近乡情怯等复杂情感)。生读。 ④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采薇》中后四句,最能体现“我”此时的心情。短短16字就讲述了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抚今忆昔,描写了两幅画面“杨柳依依”“雨雪霏霏”。我们从中感悟到了他复杂的心境及沧桑心声。 4.你能试着背一背吗?指名试背。全班试背。 第二课时 2 《春夜喜雨》 1.一说到“诗”你会想起哪个朝代?对唐朝。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其间最有名的诗人非“李杜”莫属。“李”是(李白),“杜”是(杜甫)。对,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州区),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宋以后被尊为“诗圣”,对历代诗歌创作产生巨大影响。《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

文档评论(0)

139****81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