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6篇.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语《朗读者》节目第七期,主题词为“告别”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 一种决定。今天答疑为大家整理了《朗读者》第七期的内容,现在让我们一起去 看看吧! 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 1 《朗读者》自开播以来, 受到了众多朗读爱好者的响应, 掀起一场朗读热潮。 当日上午的朗读亭聚集了许多闻讯而来的师生和市民,大家有序地排着队,热烈 地参与到朗读亭的活动中去。 “我们是朗读者,我们在西安交大! ”40 名同学齐声呐喊道。在朗读亭开放 之前,交大学子以《交大,你好》为背景音乐带来了轻快的快闪舞蹈,舞出了交 大校园的青春活力; 同学们随后齐声朗读 《西安交大百廿年赋》 “浩浩中华, 名校 星熠。西安交大,卓尔鹤立。风云两甲子,筚路蓝缕;弦歌三世纪,道远情弥。 ” 道出了交大的风云历程和传承创新。 钱学森 51 班游博智今天朗读的是《双甲岁月,世纪赞歌》 ,120 周年校庆时 由汉语言 31 班黄晶晶同学原创, “培俊秀,传师道;振西迁,兴中华” ,一代人 放弃上海优越的物质条件, 决心投身西部建设, 读到这首诗歌,游博智感叹道 “我 深深感受到西迁的不易, 也加深了我对西迁的了解, 这种精神也将一直鼓舞着我。 ” 建筑 32 班吕雨恒同样选取了西迁题材的作品,由我校刘正兴老教授撰写的《西 迁——我的 60 年追梦之旅》,西迁一辈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 起,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打动我的是他们那种科研精神, 在本科阶段就能运用 自己的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即便条件艰苦也坚持科研,我们现在处于这么优 越的环境中,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吕雨恒说道。 陈奕菲是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学生,她朗读了自己在西安交大 120 周年校庆时写的一首诗——《附中,我们的荣光》 。这首诗表现的不仅仅是一个 中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也是众多西交学子的心声。陈奕菲相信,西安交大给予每 一个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难得的品质和不变的梦想。风雨交加后,坚定的是 一辈西迁人的信念,传递的是所有西安交大人的精神。 今天最小的朗读者年仅 2 岁半,他背诵了耳熟能详的 《悯农》和《登鹳鹊楼》。 他的父亲祖铁军教授任教于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一首诗从咿呀学语时就印在孩 子的脑海,这不仅是一种对孩子口语方面启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六岁的 高若灵朗诵了 《孟子?得道者多助》,虽说文章中有一些字她还不熟悉, 需要标拼 音,但自己学习到了文中的道理,她希望自己以后可以作为老师向更多的人传授 知识和道理。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对孩子知识的培养,与此同时,传递的还有一种 习惯,一种情怀。 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 2 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无数的告别也构 成了人生百态。 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 《朗读者》,以 “告别”为主题词,邀请到著名作家王蒙、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 “微博女王”姚 晨、影视演员李立群、维和英雄、音乐剧译配程何等嘉宾,诉说着他们生命中不 同的“告别”。 曹文轩讲述最深的爱真正让人难过的是来不及的告别。 著名作家曹文轩作为“告别”主题这一期的嘉宾,将他和父亲的真实经历融 入到了自己的思想和笔触中。在他朗读半自传式的作品《草房子》时,虽然文中 没有明显地提及告别,但从这个他根据自身经历改编的故事里,观众分明感受到 了告别在他的生命里留下的痕迹。 十四岁那年,曹文轩得了病。在得知自己可能要离开世界时,他在脑海里描 绘了无数次和家人告别的场景,那时会有多么难过。在生病的那段时间,父亲背 着曹文轩四处求医,终于在一个权威的医生的诊断下,确诊所谓的“绝症”只是 淋巴结核,一切都会好起来,父亲当场又是泪流满面。这是他人生中一次“虚拟 的告别”,让曹文轩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死,理解了爱。 然而他与父亲“真实的告别” ,并没有提前想象,就那样来了。那一天,他突 然接到了一通家人的电话,从电话里得知父亲突发心脏病,想与他说说话。父亲 用微弱的声音叮嘱他 “我会好起来的, 你不急着往家赶, 你写你的东西。”又过了 半个小时,曹文轩拉开门正要回家,接到了电话。那边一片哭声“他走了。 ”“人 家都说,文轩是个大孝子” 这是父亲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 这一次“真实的告别” 让他痛彻心扉。 父亲的离去并不是分别,而是诀别。那些真正让人难过的,不是告别,而是 来不及的告别。曹文轩说“文学千百年来都在做着同一篇文章——生离死别。 ” 节目播出后, 有网友留言道,“这一期的主题击中我的泪点, 趁亲人还在, 好好尽 孝,珍惜眼前人”、“曹文轩老师代表了我的青春年华。 《朗读者》 是一个能让人找 回感人记忆的节目。 ” 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 3 《朗读者》是我看的为数不多的综艺节目中的一个,而这一期的主题词是告 别。一直觉得告别是具有仪式感的。我们每个人的一生要经历

文档评论(0)

150****09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