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的异同.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与 xx 教育的异同 在斯巴达,教育是国家事业,完全由国家控制。尚武精神,是实用性的国家导向的军事教育,教育成为斯巴达治国和维持统治的主要工具。 其教育目的: 训练良好的公民,培养合格的军人。 其教育制度: 斯巴达实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制度,由长老代表国家检查新生儿的体质情 况。只有健康的新生儿才被允许抚养。儿童 7 岁前,在家中接受母亲或保姆的 养育和照管,受国家监督; 7-18 岁,进入国家的教育机构,即军营接受教育; 18-20 岁,进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开始接受正规军训; 20 岁,公民子弟开始接受实战训练,开始服兵役; 30 岁,正式获得公民资格,有参加民众大会的权利。可任官职,任需参战和军训; 60 岁,免除兵役。 其教育内容: 1、忍耐劳苦训练 2、军事体育训练 ----以“五项竞技 ”为主要内容 3、道德教育,通过神话、传说、祭祀等,训练绝对服从精神。 雅典的教育则是一种身心统一的和谐发展的教育。追求身体美与心灵美的结合。反对专业和职业化的训练。同时,雅典人还认为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的职责。 其教育目的 : 培养身心和谐,既美且善的公民 其教育内容 :7 岁之前实行家庭教育; 7 岁后进入文法或音乐学校,接受读写算和音乐舞蹈教育;到 13 岁左右,一方面继续文法学校或音乐学校学习,另一方面进入体操学校,接受体育训练;到 15-16 岁,大多数公民子弟不继续学 1 / 5 习,开始工作。少数贵族子弟进入国立体育馆,接受体育、智育和审美教育。 18-20 岁,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训练;到 20 岁,授予公民称号。 雅典妇女地位较低,深居家中,女孩子也只在家庭接受教育。 斯巴达教育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这种片面的以国家目的为教育目的的教育严重阻碍了斯巴达人的才能发展。但其教育实践中的国家导向性和实用性、专业性教育的模式代表了世界教育史的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 而雅典教育对理性主义的重视,对身心和谐发展教育理念的理解,对自由教育的强调也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却与斯巴达教育形成鲜明对比。 比较斯巴达与雅典的异同,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 xx(希腊语: ∑π ?ρτη)是古代希腊城邦之一,以其严酷纪律、独裁统治和军国主义而闻 名。斯巴达的政体是寡头政治,和当时雅典的民主制度形成对比。斯巴达规定所有男人必须从军。斯巴达拥有众多国有奴隶,称为黑劳士。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及其同盟者战胜雅典军队并霸权整个希腊。由于战争损伤希腊元气,最后所有城邦,包括斯巴达,均被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所征服。建 立 约公元前 11 世纪,希腊北方的多利亚人攻占了位于希腊南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拉哥尼亚,从此这些多利亚人被称为斯巴达人。斯巴达人并将拉哥尼亚的原居民变为奴隶,称为黑劳士。 公元前 8 世纪,斯巴达又征服了邻邦美塞尼亚,亦将多数的美塞尼亚人变为奴隶,与拉哥尼亚的原居民一样,称为黑劳士。 现在的斯巴达是一个现代农业小镇,出产的橄榄油世界一流,曾作为雅典奥运会专用橄榄油。 政治制度 2 / 5 斯巴达行「二王制」,但两个国王只有在战时才有权力,其中一个国王担任统帅,另一个国王则负责留守。而闲时,重大事务均由「长老会议」决定,而长老会议则由 30 个人组成。 除此以外,有 5 个执政官会帮助国王处理政务,并由长老会议作出决定。虽然实际上长老会议握有实权,但所有重要事务在名义上还需要公民大会通过,方为有效。 对子女的艰苦锻练 婴儿 斯巴达犹如一个大军营,其公民的婴儿刚出生时,便要被检验体质,如果不合要求,便会被抛弃至荒山野岭;作为母亲的,会用烈酒为其婴儿洗澡,若受不了的,则任由他死去,这是因为斯巴达人只要最好的战士。 男孩 男孩在 7 岁前是由双亲抚养的,但其父母从小则会训练他们成为独立坚强 的战士,甚至有点冷酷无情。 7 岁后便会编入团队进行军训。他们要被训练为绝 对服从,身手敏捷,不怕艰苦的军人,所以每年均会被火辣辣的皮鞭鞭打,并 不许求绕或叫喊。当男孩过了 12 岁,便会被编入少年队,只能光头赤脚,不论 天气冷暖均只许穿一件外衣,并只可在军营里作少量进食,逼使他们在外面偷 取食物,锻练他们的身手。若被人发现,则会被重打,因为这证明他身手不灵 活。至 20 岁后,则成为正规军人。 30 岁时便会成亲,但还是要每天作军训。 60 岁时便会退役,但仍要作为预备军,随时候命。 女孩 女孩过了 7 岁仍留在家里,但并不像中国的女孩般在家刺绣,而是在进行艰苦的体格训练,因为斯巴达人认为只有强壮的母亲,方能诞下坚强的战士。因此斯巴达的妇女十分坚忍,并不怕看到儿子浴血沙场。当儿子要上战场时,她们并不会为其祝福,只会给他一个盾牌,并说: 「要么拿著,要么躺在上面。」即是说,要么打胜仗回来,要么光荣战死,

文档评论(0)

182****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