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件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2.ppt

高中历史课件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2.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道家、法家和墨家 2、法家 如何评价韩非子的主张? 答:韩非子主张积极进取,反对墨守成规,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同时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为秦朝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法治”过度易导致暴政,使社会矛盾激化。 三、道家、法家和墨家 3、墨家——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 a. 主张“兼爱”“非攻”,而“兼爱”是不分等级贵贱的。“非攻”是主张各国和平共处,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b. 提出“尚贤”的主张。主张举用贤才,让他们来治理国家政事。 c. 提倡“尚力”,主张“节用”“节葬”,即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 (1)兼爱(2)非攻 (3)尚贤(4)节用 3、墨家——墨子(战国初期) 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尤其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战国后该思想遭到冷遇不受重视了。 三、道家、法家和墨家 评价 5天气转冷,四位同学讨论穿衣问题。甲说:“天冷多穿一点,天热少穿一点,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依身份与地位而定,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朴素为好。”丁说:“何必麻烦,按学校规定,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吗?”他们四人的说法恰好与春秋战国的四种思想相吻合,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儒 乙-法 丙-墨 丁-道 B.甲-道 乙-墨 丙-法 丁-儒 C.甲-道 乙-儒 丙-墨 丁-法 D.甲-儒 乙-墨 丙-法 丁-道 C 思考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冷落,而法家思想倍受推崇? 答:春秋战国,社会分裂割据,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的需要。而法家的中央集权、严刑峻法却适应了时代的要求。 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 代表小生产者的: 诸子百家的阶级性 老子、庄子、孔子 孟子、荀子、韩非子 墨子 现学现卖: 利用儒、墨、道、法四派学说,你如何看待你们的上课说话、睡觉、吃东西等等一系列行为?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无意识行为,主张顺其自然, 等待自我觉悟 学派 代表 时代 主要内容 影响 老庄 之学 法家 思想 墨家主张 归纳整理 老子 春秋 “道”是世界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社会。 庄子 战国 宣扬天道和自然无为; “齐物”、“逍遥”。 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悝 战国 在魏国变法:奖励耕战、严刑峻法。 商鞅 战国 在秦国两次变法:废旧制度、重农抑商、加强中央集权、以吏为师。 韩非子 战国 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两汉后,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家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墨翟 战国 汉代以后,逐渐湮没失传。 “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 “颠簸流离,游说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不可终日。” 答案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 *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的起源? 儒家思想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成为主流思想后,儒家思想是如何演变? 第 1 课 第 2 课 第 3、4 课 应运而生 蔚然大宗 春秋 儒家思想的演变 魏晋隋唐 正统思想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秦朝 战国 宋明 面临挑战 明清之际 理学 批判继承 维新变法 新文化运动 改造利用 全盘否定 原因: 1、是否顺应了时代发展 2、是否迎合了统治者加强 君主专制、巩固统治的需要 第 1课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稷下学宫 始建于齐桓公,因在国都临淄城城门稷门附近而得名。“百家争鸣”即以此为中心,在其兴盛期,几乎容纳了“诸子百家”的各个学派,凡到 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 都可以自由发表学术见 解。齐国统治者对其采 取优礼政策,允许他们 “不治而议论”。具有 学术和政治双重性质。 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① 经济: ② 政治: ③ 阶级: ④ 思想文化: 阅读教材第一、二两段,联系所学, 思考: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重大变革? (1)社会基础: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① 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② 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2)阶级基础:“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3) 思想文化: 私学兴起,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1.“百家争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in金牌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