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回望故乡.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坡回望故乡   郑建强   唐宋散文八大家,北宋的苏氏父子就占了三席。唯一可与之媲美的是三国时期的曹氏父子。曹氏父子以诗著称,而苏氏父子则以文见长。然而,在中国历史上有纪念苏氏父子的“三苏祠”,却没听说有标榜曹氏父子事迹的“三曹祠”。以愚之见,人所以能立,在文学成就的背后,还有人格和品行的评判。尽管人们可以辨证地看待曹操的功过,可以从政治的角度理解曹丕的不择手段,但不能恭维曹操的阴险奸诈,不能原谅曹丕手足相残的用心,曹丕和曹植同为曹操之子,却无亲情可言,放在一起祭祀,于情于理都不合适。而苏洵、苏轼和苏辙不仅写得好,他们在操守上也同样令人称道。特别是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几十年患难与共,手足相亲,堪称世人楷模。建祠以祭三苏,是后人的自觉行为。   三苏祠坐落在眉山市东坡区,正门的上方是三檐歇山式灰色屋顶,像一个小庙的模样。门内是蔽日的榕树和萋萋的芳草。厅前有两株笔挺的银杏树,已经历了三百年的风风雨雨。银杏树一般是雌雄相对而生,这两棵银杏树却都是雄性的,而且左边的那棵向上还分出了两个大的枝杈。据说这两棵榕树象征了苏氏父子,右边的代表苏洵,左边分杈的代表苏轼、苏辙两兄弟,这样的比喻倒挺贴切,丝毫不让人觉得勉强。   穿过前厅,绕过正殿,便来到了苏家祭祀祖先的启贤堂。堂前右侧的古井和井旁的黄荆树吸引了我的目光。据介绍,在整个三苏祠中,只有老井和老树是苏家的原物。传说这古井的井水长年不竭,水质清润甘美。饮此井水,则耳聪目明,文如泉涌,奇思妙想便汩汩而出,想必是苏氏父子当年得了许多这古井的恩泽。难怪现在有许多考生家长考前都要带孩子来观瞻苏宅的古井,一定是想借古井的灵气,图个吉祥好运。井旁的黄荆树,据说是苏洵老先生为激励苏轼、苏辙发奋读书、立志报国而亲手栽种的。这棵老树在明朝末年焚于兵火,但在第二年它又神奇地抽出新枝、发出新芽。从宋代至今,这棵树已是千年高龄了,是不是真的,姑且信之,传说总是美好的,生活不能没有用传说编织的美梦。   蘇氏父子中,我最喜爱苏轼,他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诗、词、文均达到顶级水平的文学大师。当朝的神宗皇帝有一次与大臣谈论苏轼,神宗问大臣苏轼更像古代哪一位文学家,有个大臣回答说像李白。神宗说不尽然,李白有苏轼的才华,但没有苏轼的学问,大臣们连忙称是。抛开大臣们拍马的成分,神宗的评价有几分道理。的确,苏轼诗的成就可比李白、杜甫,其词更是开豪放派之先河,与辛弃疾齐名。他的散文如行云流水,姿态横生,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而且,苏轼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我觉得,如果没有苏轼,很难说会不会有三苏祠,三苏祠的布局恰恰印证了我的想法。苏轼是三苏祠的主角,祠内处处留有东坡的影子,百坡亭、快雨亭、抱月亭、披风榭都与苏轼有关。就连祠内的树木也投苏轼生前所好,以绿竹居多。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这是苏轼的人生格言,若无大片的茂林修竹,那就不是苏轼的家了。   苏轼第一次出川是在公元1056年的夏天,他与弟弟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进京赶考。兄弟二人是年九月通过了科举考试,次年三月同科进士及第。当朝宰相、文坛领袖欧阳修翻阅了苏轼的试卷,对他十分赏识,“惊喜以为奇人”,并大胆预言苏轼将来的文学成就会超过自己。在文人相轻的社会里,欧阳老先生能有这样的襟怀实在是难能可贵。因为欧阳修的推举,苏轼一夜成名。正当苏轼对前途满怀憧憬的时候,接到了母亲病故的消息,苏洵带两个儿子立即起程回眉山老家。   苏轼第二次出川是两年后的十一月,也是由父亲带队,与上次不同的是,兄弟二人这次都带着家眷,要到川外任职,为皇家效忠出力。以后的仕途会是什么样子,苏轼心里也没有底,回首望故乡,苏轼略略有些茫然。“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锦水细不见,蛮江清更鲜。”苏轼在京城比较幸运,受到欧阳修等大臣的器重,他的仕途起点还是比较高的。公元1061年,朝廷任命苏轼为大理评事兼陕西凤翔府签判。也许是初出茅庐、涉世不深的缘故,苏轼在与其辅佐的太守陈希亮共事的两年时间里,常常闹别扭,相互对骂,甚至恶语相加,最后陈太守调离凤翔。据载,陈希亮“天资刚正”,为官为政颇负美誉。两人有矛盾,可能苏轼的责任更大一些。苏轼后来为此事感到惭愧,在给陈太守撰写的墓志铭里表达了歉疚之情:“轼官凤翔,实从公二年。方是时少年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至形于颜色,已而悔之。”   宋英宗继位的第二年,苏轼回京任职直吏官,虽无实权,却能接触皇家珍藏,对他增长学识有很大帮助。就在这一年,妻子病故,次年父亲又病故,苏轼与弟子由辞官回家守孝。三年后,也就是公元1069年,苏轼同弟弟回京复职,从此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苏轼第三次出川,就像一叶单薄的小舟卷入了当朝巨大的政治风浪里,颠簸动荡的生活成为他后半生的主旋律。   新继位的宋神宗雄心勃勃,想富国强兵,便开始重用王安石,指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