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草害防治.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玉米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任县职教中心 一、病虫草害防治上的误区 (一)、只认商品名的名声大小,不了解通用名及其性能特点。     由于我国的农药仍处在仿制阶段,大多数药剂都属过专利期产品,加之国外农药的开发也越来越困难,新品种出现的数量也越来越少。农药经过一个阶段的使用以后,因抗药性程度不断提高,药效下降,人们急切盼望新的农药出现,尤其片面追求名声奇特的品种。为此,一些企业出于市场竞争角度考虑,在农药商品名称上大做文章,取一些与农药不相干的人名或物名,这些模糊不清的农药名称给人们选用农药和合理使用带来了更大困难 (二)、盲目混用。     许多人在使用中发现单一使用某种药剂防效不理想,就不加选择地将数种药剂混合作用,甚至将几种混合剂进行混用,结果不仅没有达到其提高药效的目的,反而药效更不理想或对作物造成严重药害,或贻误防治时机。 (三)、片面追求速效性。     在害虫和病害的防治中,还应以田间调查为指导,视田间发生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防治。一般害虫在低龄幼虫阶段对农药较敏感,幼虫3龄以后就难以防治。植物的病害也是在初发生时防治效果好。往往在生产中人们难以抓住这一最佳防治时机,在病虫害达到危害严重时用农药来急救,属被动用药。农药使用后,发挥药效要有一个过程,一般菊酯类杀虫剂药效发挥较快,特异性杀虫剂药效发挥较为迟缓。多数使用者要求药剂的速效性要高,对药效迟缓难以接受。因此,菊酯类和含菊酯的混合剂受到欢迎。因棉铃虫、甜菜夜蛾、蚜虫类等主要农业害虫对菊酯类药剂很易产生严重的抗性,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这3种害虫的对菊酯类农药的抗性已十分严重,防治较为困难。  (四)、施药方法不当。     农业病虫害的防治强调对症施药、方法得当。应针对病虫发生危害部位选择适当的方法。如甜菜夜蛾的幼虫在晴天的傍晚至翌日上午8点前在叶面上危害,光照强时会隐蔽起来,并有伪死性。应在危害时将药液喷到虫体上才能获得好的防效。防治蚜虫、温室白粉虱、烟粉虱和植物病害,应针对叶背面喷药,只在表面上喷洒不能控制其为害。喷洒辛硫磷等易光解的药剂也宜在傍晚进行 (五)、喷雾器普遍不符合要求。     从各地调查和农民反映证明,目前,我国销售的农用喷雾器合格率较低,质量差,配件质量低劣,农民对喷雾器的使用、保管也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在使用中因喷雾器漏药、雾化不良造成的农药浪费十分惊人。有的农民报怨买到合格的喷雾器难。也有人说想到打药就害怕,因为一打药自己就可能受到药液的淋洗,中毒的可能性极大。 二、玉米病虫害加重的原因及防治 (一)、玉米病害加重发生的原因:  ⑴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特别是单一的连片连年种植,有利于病虫源积累。 ⑵气候条件适宜。全球气温变暖,冬季气温偏高,给传毒昆虫创造了良好的适生环境。 ⑶品种抗病性差,有利于病原菌浸染。如掖单4、掖单?12和掖单13等品种易感粗缩病、叶斑病。 (4)施肥比例失调。偏施氮肥、磷肥、钾肥和有机肥用量少,植株生长过旺,抗逆性差。 ( 5)防病意识淡薄。由于玉米生长中后期气温偏高,植株高大,施药不方便,加之农民对防病的认识不足,一般防治较晚或根本不进行防治,致使病害严重发生。?  (二)、防治对策?:   1、选择和推广抗病品种。如掖单11、掖单20、农大108、鲁丹50等品种属较抗病性品种。各地根据病害因地制宜地选种,利用现代同新技术培育多抗性品种,这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最有效的措施。?   2、种子处理。用多菌灵、立克秀、粉锈宁、玉米种衣剂等包衣,杀灭种子携带的病原菌,预防苗期病害。?   3、轮作倒茬。优化种植结构,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减少病原菌积累。与大豆或其他作物间作,有利于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   4、加强田间管理。精耕细作,调整播期,由历年的5月20日改为5月30日-6月5日进行,有效避开灰飞虱传毒危害盛期,切断灰飞虱的生物链。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并结合间苗、定苗拔掉病株以减少毒菌源;及时中耕排涝,并彻底清除地头、路边、沟渠、菜地等杂草,减少灰飞虱传毒介体的越冬寄生,创造有利于玉米生长的环境。?   5、清洁田间。及时摘除底部病叶、老叶以减少毒源和降低田间湿度,收获后将病残体带出田外销毁,并深翻土壤,消灭菌源,减轻发病。?  6、科学用药。及时化学除草,改善通风条件,增强抗逆能力。及早喷施多菌灵、粉锈宁、立克秀防治苗枯病、纹枯病。偏旱年份,及时喷施蚜虱净、久效磷等防治蚜虫、灰飞虱等传毒介体,在粗缩病、矮花叶病等发病初期,喷施病毒A、植病灵、菌毒清、赤霉素等,以减轻病害。7月份以后,用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等喷雾,10-15天一次,连喷2-3次,可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