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地山与宗教文化》.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许地山与宗教文化 【论文关键词】:许地山;宗教文化; 救己救世;善恶报应 【论文摘要】:作为一个对宗教经典十 分熟悉的学者型作家,许地山在他的小说里 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宗教意象, 他的作 品中艺术与宗教可说是互相墟绕、互相融合、 密不可分。他既不用爱与美的理想来解释人 生,也不用苦闷和悲哀来总结人生,而是以 宗教思想为核心来探讨人生,并借作品抒发 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无论是他的人生态度 还是他的作品.都体现了佛教、道教以及基 督教三者融合的影响。 在现代文学史上,有很多作家都受到了 宗教思想的影响,但他们仅止于有限度的触 及而已,谈不上与宗教有什么特别深的关系。 许地山则与他们不同。他不仅为研究佛学与 宗教比较学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而且无论是 立身行事还是各种创作中, 我们都可以从中 找到宗教的影子。 一、自度救己 许地山曾说:“凡宗教必不满于现实生 活,以现实生活为病害的,不完全的,都是 要想法子,去驱除他,或改正他。”佛教、 道教和基督教皆以此为起点, 认为一切皆苦, 人生如苦海,不论地位高低、贫富贵贱,任 何人都逃不开痛苦的命运。 佛教的四圣谛中, 最基本的观点就是苦谛。多苦观是佛教的中 心思想,它将人生视为苦难的历程。佛家还 认为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是生、往、异、灭 四相,演变相续,故是无常。道家思想也认 为人生是痛苦的、悲剧的而且是不可确定的, 而感到喜悦。尚洁对众多人施爱,超越了个 人的情感,消融了自己的个性,完全把个体 融于众人之中,来达到老庄所提倡的少私寡 欲、摒弃偏执之我见、达到忘我之境界的道 德标准,同时这里也显示了基督式泛爱的核 心,“爱人如爱己”,在关怀他们中,来摆 脱自我,进人充分自由的爱的境界。在这种 博大宽容的泛爱情怀中,作者弘扬的是人与 人的相知相容,抛弃的是人与人的自私丑陋, 所以,我们从尚洁泛爱的满足与喜悦中,从 作者这种独特的带有宗教色彩的道德提倡 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完美的无私与崇高。 许地山在1938年曾经作过一个〈〈英雄 造时势与时势造英雄》的演讲,认为世上的 英雄分两类:一类是“假英雄”与“拟英 雄”,他们是时势造成的,只能保护人民 “不受天灾人患底伤害”;另一类才是“真 英雄”,他是“不受时势所左右底” “造时 势者”,是“形全于外,心全于中”的“超 人”,“惟有他才能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改造世界和增进人间的幸福”。 如在小说 上就是〈〈春桃》。 〈〈春桃》可以说是许地山创作中最为成 功的一篇,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光辉夺目 的女性形象。春桃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农 村女性,新婚当天就踏上了逃难之路。在逃 难中,她与丈夫李茂失散了。为了生活,她 去做佣人,但倔强的个性使她最终辞了那些 工作,靠捡烂纸养活自己。她与逃难时认识 的刘向高相依为命,却始终记着自己是李茂 的妻子,不愿意与向高成为夫妇。一天,她 竟然在街边与已经成为残废人的李茂偶然 相遇。她与他虽并无夫妻之实,但还是承担 起照顾李茂的责任。二男一女同处一室,这 让李茂和向高都觉得难堪,向高出走,李茂 自杀。与两个男人的懦弱相反,春桃却说出 了这样一番话:“有钱有势的人才怕当王八。 像你,谁认得?活不留名,死不留姓,王八 不王八,有什么相干?现在,我是我自己, 我做的事,决不会站着你。”这番在当时可 说是惊世骇俗的话第一次勇敢地喊出了几 千年中国女性的心声:我是我自己。表面上 看来,春桃不像许地山前期作品里的主人公 那样一举一动都带着强烈的宗教意识, 实际 上这正是他的创作手法日渐成熟与高明的 表现。他不再把人物简单地作为宗教的传声 筒和标签,而是把宗教教义巧妙地融进了形 象和情节之中,消除了以前那种略嫌生硬和 附会的痕迹。“宗教由外在的宣扬变为内在 的感情休验,并通过行动自发地表现出来。 宗教并没有被扬弃,而是采取更隐蔽更有效 的形式而已。春桃的行为可以说是宗教的救 世与度他精神的具体休现。 其实,作为学者的许地山自己就是一个 不计一己利益,能为别人做出最大牺牲的利 他主义者。他仿佛觉得用小说来曲折表达这 种思想还不够似的。他渴望普济天下,因此 在散文〈〈愿》中借妻子的口说:“我愿你作 无边宝华盖,能普荫一切世间诸有情;愿你 为如意净明珠,能普照一切世间诸有情 ;愿 你为降魔金刚柞,能破坏一切世间诸障碍 ; 愿你为多宝孟兰盆,能盛百味,滋养一切世 间诸饥渴者;愿你有六手、十二手、百手、 千万手,无量数那由他如意手,能成全一切 世间美善事。”但当时黑暗的现实却使他的 抱负无望实现,于是他转而渴望充当精盐, 为人生做一些实在的功用:但我愿作调味 底精盐,渗人等等食品中,把自己底形骸融 散,且回复当时在海里底面目,使一切有情 得尝咸味,而不见盐体。”这是救世理想的 形象叙述。 当然,自度救己与度人救世并不是割裂 开来的,而往往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