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详案教学内容.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愚公移山》 教学目标: 1、巩固文言文重要的实词 2 、把握愚公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1、巩固文言文重要的实词2 、把握愚公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歌曲,激趣导入: (刚才大家听的就是一首名为愚公移山的歌曲,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寓言故 , 为什么能从 古传唱至今.,这个故事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二、回顾课文,巩固文言文重要实词,明确文言文学习中翻译的重点。 (作为一篇文言文,首先要扫清的是文言障碍,我们得咬文嚼字,将内容解读清楚, 当然这个 任务我们昨天就已经做了,但是在我们正式进入文章主题之前,我还要考察考察大家文言 解读环节是否完成任务.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现场做个小检测. 看谁又快又准先完成任 务,) 对答案, 纠正错误.) (谁能说说,老师所出的这几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它们分别是什么词) 明确翻译当中要注意什 么?(特殊词, 单字组词, 句子补充完整, 注意句式变化,语气词不可忽略) 齐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完成下列问题,见大屏幕) 思读课文,理解寓意,把握愚公人物形象。 设计: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到底是愚还是智? 正方:愚公实愚至极 反方:愚公大智若愚 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 微弱,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 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愚公大智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 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 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 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要点是①愚公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决心移山的--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 南,达于汉阴。②下定了决心移山,就毫不动摇--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 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③故 的结尾,终于感动了天帝,将山搬走。移山的成功也说明愚公不 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 愚,智叟不智。 通过愚公和智叟的对比,再次表现出愚公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智叟不智,愚公不愚, “愚公”实“智”,“智叟”实“愚”,这正是寓言给两人取名的用意。(反语) 六、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对比及衬托的写作特色。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 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 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 是 “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 “跳往助 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 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 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 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 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意在说明愚公移山的精神和行动惊天地、动鬼神,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运用对比衬托手法,通过愚公的成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说明要克服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七、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

文档评论(0)

138****26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