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讲稿 人教版 语文 文言 初中《桃花源记》 原创 闫蕾蕾.docxVIP

试讲稿 人教版 语文 文言 初中《桃花源记》 原创 闫蕾蕾.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 八年级上册21.《桃花源记》试讲稿 闫蕾蕾 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这是一篇记叙文,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世外桃源。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基础,教师应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让学生积极加入到学习中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可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对课文进行朗读,疏通词句,明确课文的基本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反复阅读和自我理解,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自主探究,整体感知作者进出桃花源的行踪路线和文章所表达的主旨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情感,体验作者“理想社会”存在的现实性。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僻字词和文言常识;把握课文的结构线索和内容。 教学难点:设疑的写作手法;作者理想社会的实质和存在的现实意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图片欣赏]同学们,看过这组照片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战争的伤害是深重而长远的,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在现实生活中战争的恶魔四处流窜,人们却总想找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之地生活。在中国,有一群人在秦朝时代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那时起,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那里生活,直到东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发现。这个隐秘的地方就是桃花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神奇吧。 2、初读感知: 了解文章之前我们要先来认识一个人,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陶渊明,哪位同学给大家来介绍一下你所认识的陶渊明呢?请你……,再请你来说说。 由此可见大家做了充分的预习,那接下来看看大家对文章内容又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找几位同学给大家通读一遍文章,一定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请你……,来,你再读一遍……。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这位同学听出来了,“便要还家”的“要”通“邀”,读一声。 文章已经通读完,接下来全班同学按照之前的方式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完成以下学习任务:找出文中的成语和古今异义词并加以积累。10分钟后由组长进行汇报。(老师视情况进行相应的成果展示。) 3、精读感悟 文章是一篇记叙文,它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大家观点一致,都认为是按照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的时间顺序来进行的。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顺序再读文章,把不懂的问题进行标注,先在组内解决,较难的问题我们在课堂上一起攻克,开始吧!(老师适时巡视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和进度。)接下来有组长将问题汇总一起,逐一解决。 问题一:捕鱼人进入桃花源有了哪些所见所闻以及所感? 问题二: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问题三:最终人们再寻桃花源无果,后无人问津,作者为何要安排一个如此的结局?又有着怎么样深刻含义呢? 首先我们从简单问题入手,哪位同学可以用最简练的语言给大家概括一下问题一的内容?有请最后一排的那位高个子女同学,老师早就看你有话要说,这次你来吧!很好,还有没有其他同学进行补充?都很好。捕鱼人通过进入桃花源,看到迷人的自然风光、田间美景和人们的悠然自得,深切体会到了世外桃源的风景美与人情美。 第二个问题,此中人为何要嘱咐如此话语?大家可以各抒己见。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此中人为何来此,我们也了解自秦以来至今仍是战火不断,我们如果是桃源中人想必也不想被打破这份宁静与安逸吧! 最后一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大家可以结合刚才我们的所学再进行一下小范围的讨论,肯定会有新的收获。请你……,请你……,看来大家的观点都比较一致了。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预示着人们向往但又不可得的无奈。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学习到这里,大家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呢?让我们把这种心情送入课文再去品读一番。 4、深读探究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课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统观全文。探究:(1)作者进入桃花源时洞口小,“仿佛若有光”,那作者是出于什么原因进一步接近桃花源的? (明确:引起好奇心,从而对桃花源进行描写) (2)作者在离开桃源时做好了标记,再寻桃源之时却不能找到,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作者这样设计课文的目的,掌握层层设疑的写作手法,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5、巩固拓展 同学们,你心目中肯定也有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它是什么样子的?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6、布置作业 放学回家后,找出陶渊明的其他作品读一读,看看能否在他的其他诗文当中再次搜寻到世外桃源的痕迹。 六、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 发现桃花源 进入桃花源 再寻桃花源 向往桃花源记 向往 桃花源记

文档评论(0)

文人教参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老师教学,学生学习备考课程、成人语言培训课程及教材等为提升学生终身学习竞争力,塑造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赋能学生而努力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3150140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