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道德失范行为的经济学解读.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研道德失范行为的经济学解读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科研活动对资源的依 赖性日益加强。 在资源相对稀缺的条件中, 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 理使用,是影响科研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因素。二战以来 ,科研领域 的竞争 ,不仅表现为对科学发现优先权的争夺,更表现为对稀缺科研 资源的争夺。 20 世纪 80 年代,备受美国公众关注的萨默林事件,主 要是年轻的生物学学者萨默林为了获得科研基金的支持, 伪造科研成 果。随后曝光的科研欺诈行为的诱因虽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但是归 根到底都是对有限科研资源的争夺。 国内外有多位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科研道德失范行为产 生的原因和治理对策。 NicolaLa-ceteray、LorenzoZirulia 曾用博弈模型 分析了科学不端行为 1,朱家德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分析了学术失范 现象 0,张建华从成本收益比较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学术腐败产生的根 源和对策 H。这些研究的共同特点是 ,从经济学的某一具体理论视角出 发,讨论科研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并从教育培训、惩治处理、发表 出版等角度 ,提出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对策。本文将综合经济学 的几种不同理论,分别从新古典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信息经济学、 科学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探讨科研道德失范的产生根源和治 理对策。 1 科研道德失范行为的新古典经济学解读 经济学中的 “理性人 ”假设认为, 人们经常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有所 预期,并对成本和预期收益进行比较 ,在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都倾向于 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收益。作为 “理性人 ”的个体和法人 ,-般按照 利益最大化这一原则进行选择。 (1) “理性人 ”的个体一科研人员的行为选择 权衡收益和成本是科研活动的主体一科研人员进行选择的前提。 对此,法律经济学家 RichardAllenPosner提出,科研人员在做出有违 科学共同体规范的行为时 ,通常要在这些行为的 “预期收益 ”和 成本‘‘ ” 间进行权衡 4。在 预期收益‘‘ ”相同的情况下 ,科研道德失范成本的大小 , 是决定收益能否达到最大化的关键。显然 ,失范成本越低,因失范而 获取的利润就越高。科研道德失范行为的成本 ,包括现实成本和预期 成本 ,现实成本是指实施失范行为可能要付出的成本 ,包括行为性成本、 物质性成本、 心理性成本等; 预期成本是指失范行为可能会受到的舆 论指责、法律制裁、声誉受损等而付出的成本。只有当科研道德失范 行为被社会发现并认定为失范行为时 ,预期成本才会付出,否则失范 行为只有现实成本一项。 而对于科研道德失范行为者, 其现实成本的 付出本来就远远少于常规研究者的现实成本。同时 ,如果社会对于科 研道德失范行为没有给予适当的舆论谴责、 法律制裁或使其声誉受损 , 预期成本则为零 ,科研道德失范行为的总成本将达到最小 ,个体获得的 利益将达到最大。因此,在没有社会监督和处罚的环境

文档评论(0)

AAC518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