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18将相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1).doc

小学语文_18将相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1).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 将相和》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1、 同学们,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国被分裂成了七个国家(课件出示:七国方位图)秦、齐、楚、燕、韩、赵、魏。其中,赵国比较弱小,又地处强大的秦国之东,因而常受至秦国的欺负,由此,也就有了《将相和》这个流传至今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问问题。 二、体会将相不和的原因 1、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用笔划出将相不和的原因的相关语句。(课件出示) 2、学生划句子,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自己画的句子。(课件出示:廉颇说的话) 从这句话中看出廉颇是什么人?他是一位怎样的将军? 师介绍:有一次,廉颇攻打齐国,长驱直入齐国境内,威震列国。然而,此时,这位骁勇善战的廉颇将军心里是什么滋味?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体会体会。 3、廉颇心里什么滋味?生交流,怎么才能读出他的心情?找学生读课文。 廉颇说蔺相如没能耐,你赞同吗? 继续学习课文1-10自然段。 三、感受相的勇敢机智 1、请同学们快速课文1-10自然段,蔺相如的哪些言行可以证明他是有能耐的?划出相关语句(课件出示) 学生划句子,教师巡视。 2、谁来读读你们组划的句子(课件出示:骗璧部分) 这句能证明蔺相如有什么能耐?生回答:机智 。何以见得? 生交流自己的理解。(板书:机智) 思考,蔺相如说这话时的语气是怎样的,秦王才会相信? 谁来读读他说的话?生有感情的朗读。 课文还有哪也能证明蔺相如有能耐?(课件出示:撞璧部分) 从这,能证明蔺相如有什么能耐?(板书:勇敢)为什么? 老师渲染气氛:秦王是什么人,强盛的秦国之君,是天下最可怕的人,蔺相如呢,一个小小的赵国的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小小的使臣,竟然敢威胁秦王,这要何等的勇气!可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蔺相如如此勇敢,又是如此机智,用个成语来赞美他?生回答自己的想法。 3、完璧归赵之后,秦国曾两次打败赵国,就在这种情形下,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我们再来看看,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是怎样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1-16自然段,画出表现蔺相如有能耐的句子。 (课件出示:逼秦王击缶部分)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看看这段中,哪个词会一下就跳入你的眼帘? 生交流自己找到的答案。 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生交流自己的体会。 是啊,蔺相如为了赵王的面子,为了国家的尊严连命都不顾,真可谓是赤胆忠心。 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可以证明,廉颇是错的,蔺相如之所以封为上卿靠的是什么?(课件出示:填空) 四、将相握手言和 (一)相顾全大局 1、奇怪了,我们能看出蔺相如有能耐,为何与他同朝为官的廉颇将军没看出呢?他比我们傻吗?为什么?生交流。 是啊,当一个人产生忌妒心理时,在气头上时,对别人的评价总是有失公正的,我们就不要犯廉颇将军这样的错了。 2、(课件出示:负荆请罪图)可为什么后来,这位骁勇善战,居功自傲的廉颇将军又去向蔺相如请罪呢?为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7-18自然段,划出相关语句。 3、谁找到了廉颇负荆请罪的原因?(也就是蔺相如说的一番话,课件出示) 4、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蔺相如说的话,看看,从蔺相如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 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板书:顾全大局) 是啊,面对廉颇的有诋毁,廉颇的咄咄逼人,蔺相如没有斤斤计较,没有肥唇相讥,而是宽容忍让,顾全大局,一心为赵国着想,这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肚量,我们一起读读这段,一同感受蔺相如的高尚品质。 (二)将相“和” 1、蔺相如的这些话最终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你想想,廉颇听到蔺相如的这番话,他心里会怎么想?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课件出示:情境写话) 交流一下自己的写话。 2、廉颇不仅这样想了,还这样去做了,从他这一举动 ,可以看出廉颇是个怎样的人?(板书:知错能改) 3、就这样,将相和好了,但将相和好的关键是什么? 师:是啊,他们都是为了谁?可见他们都有一颗爱国的心(板书:爱国) 五、总结全文 是啊,(课件出示:对联)蔺相如“宰相肚里能撑船”是为了赵国,廉颇“将军背上可负荆”也是为了赵国,正是这种爱国情结,使他们握手言和,成为流芳千古的美谈。这个故事离我们已有2000多年了,可我们仍然在学习,不仅因为故事中的蔺相如,廉颇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而且还给后人于启示,想想,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要团结) 是啊,我们要团结,要以大局为重,要以和为贵! 六、课后作业(课件出示:) 七、课后拓展(课件出示)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中抓住“将”、“相”之间是怎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