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3.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十则 课型:文言文 精读 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词句 ,理解十则语录的意思并背诵 .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 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 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二、学习重点 朗读、背诵;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 探究法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 五、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并查找香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及 “朝圣 ”,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跪拜、跋涉着的虔诚的伊 斯兰教徒向圣地麦加前行的浩荡壮观情景。( 多媒体显示孔府、孔庙、孔 林)那么,人们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 “朝圣 ”,同学们知道它的缘故 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曲阜是孔子的家乡,人们尊称他为 “圣人 ”“先 师 ”)( 多媒体显示孔子像 )同学们请看:孔子 “生而首上圩顶,因名曰丘, 字仲尼,姓孔氏 ”“长九尺有六寸(注:约合现在 6.4 尺),人皆谓之 ‘长人 ’ 而异之。 ”庄严、高大。作为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 (板书文题 ),在我国 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 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 ,所以世有 “半部《论语》冶天下 ”之说。 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 。去聆听先哲的教诲。 (二)交流探究 交流有关孔子、 《论语》的知识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 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 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 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 )人,是我国春秋 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 “大成至圣 ”。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 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 之一。 《论语》是 “语言的论纂 ”,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 言行的一部书,共 20 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体例主要是语录体、 对话 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 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 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 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 《大学》 《中庸》《孟子》合为 “四书 ”。 (三)整体感知 ——课文前五则 ①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a.多媒体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 确读音。 人不知而不愠  (y  ùn)  学而不思则罔  (w ǎ ng) 思而不学则殆  (d ài)  不亦说  (yu  è邑 )乎 三省 (x  ǐ ng)吾身  传 (chu  án)不习乎 诲女 (r  ǔ)知之乎  不知为  (w éi)不知 是知 (zh )ì也 b.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并用多媒体展示: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②根据课下注释学生试译,教师指导 a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时 ”,副词,相当于 “以时 ”,可以解作 “按一定的时间 ”或 “及时 ”。“习 ”的本义是 “鸟数飞 ”,引申为实习、 演习。 “朋 ”,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的 “同学 ”“同班 ”相近。句中是孔子对弟子说的, “朋 ” 指志同道合的人。 吾日三省吾身 “日 ”,每天。 “三 ”“九 ”诸字在文言中皆有 “多 ”义,不是确 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 ”,真诚,诚实。 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 ,从前的(知识) 。而:顺接连词,就, c 并且。 可以 矣 以 :把??当作。 e 是知也 “是 ”,先秦 代不作判断 用,而是指示代 ,相当于 “ ”,可 作 “ (就是) ”。 (四)合作探究 文在学 度上 什么 ?学 方法上又 什么 ? 学生交流后,教 概述:学 度 要 虚,学 方法 独立思考与复 。 教 再要求学生思考:哪些 句 虚,哪些 句是 独立思考与复 ,并分 明理由。 虚:知之 知之,不知 不知,是知也。 独立思考、复 :学而不思 罔;温故而知新; 不 乎 ? b.班上 、交流以下两个 : ◆在本文 述的教育思想中,你 最有价 的是哪一点 ? 什么 ? ◆在学 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 ,今后有何打算 ? (五)作 : 1、翻 《 》十 前五 。 2、复 前五 中的重点字 ,下 默写。 第二 一、教学目 1、掌握重点 句 ,理解十 的意思并背 . 2、 系自身学 ,体会 文丰富精彩的内 ,端正学 度,改 学 方法。 二、学 重点 朗 、背 ; 点《 》十 内容。 三、教

文档评论(0)

150****22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