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用韵研究.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雜劇用韻研究 一代有一代之文學, 元曲當之無愧为元代文學的突出代表。 元曲包括元雜劇 和元散曲,其中元雜劇以其獨特的體制和演劇功能獨步元代文壇。 作為通俗韻文文學,元雜劇反映和記錄了元代即十三、 十四世紀的實際語音。 據研究,元雜劇劇目有數百種, 可惜完整流傳到現在的只有一百五十六種, 而且 這些作品屢經翻刻、 傳抄,難免造成文字上的脫、 倒現象及因文字音近或形近而 造成的錯誤,有時還有抄刻者的主觀臆改,致使作品失去原本面目。 本文以現存元代一百五十六種雜劇的所有曲子作為研究對象, 針對其押韻進 行闡釋說明。通過排比同曲牌曲子並輔以各種曲譜解釋說明入韻與否, 進而概括 歸納其規律,並且專門討論了入聲問題。 為了更明白地體現語音的變化, 本文還以元雜劇與諸宮調、 元散曲的用韻進 行比較。希望通過研究可以瞭解元雜劇記錄的語音面貌及其與 《中原音韻》 的關 係,發現從中古到今天北京話語音發展變化的一些規律, 同時也為元雜劇的校勘 提供音韻上的理據,以便其他學者的研究。 元雜劇共六千八百五十支曲子, 其中楔子有一百五十七支, 劇曲六千六百九 十三支,獨立使用了仙呂、正宮、中呂、南呂、黃鍾、雙調、越調、商調、大石 調九個宮調,另外還有般涉調的一些曲子如【哨遍】 、【牆頭花】、【耍孩兒】和一 些南曲的曲子如【柳搖金】、【青哥兒】、【鎖南枝】等。以《中原音韻》曲韻十九 韻為准,通過系聯歸納,元雜劇六千八百五十支曲子的韻腳字可歸納為十八部: 東鍾、江陽、支思、齊微、魚模、皆來、真文、寒山、先天、蕭豪、歌戈、家麻、 車遮、庚青、尤侯、侵尋、監咸、廉纎,與《中原音韻》相比,元雜劇少了一個 桓歡部。 各韻部的使用與王力先生所歸納的寬韻、中韻、窄韻、險韻並不完全一致, 如寬韻的魚模和蕭豪韻使用次數不如中韻的江陽和真文韻, 中韻的歌戈、車遮韻 使用次數不如窄韻的支思和寒山韻, 窄韻的監咸韻使用次數不如險韻的侵尋和廉 纎韻。元雜劇用韻並不完全嚴格遵循聲律規範。 元雜劇的用韻存在各種各樣的情況, 有相近韻的通押,如寒山、桓歡、監咸、 廉纎通押,東鍾、庚青通押。也有差距較大或讀音上很難和諧的韻部的字雜入, 如真文、魚模相押,齊微、皆來相押。 鄰韻通押非常普遍,不相鄰韻的相押也不在少數,押韻體系可謂紛繁複雜。 不同韻部相雜的原因各有千秋, 或是語音發展變化過渡性所致, 或是韻部相近語 音相似而混同。 元雜劇用韻與《中原音韻》有著複雜的關係。從元雜劇所使用的韻字來看, 由於元雜劇的流失,所以數量少於《中原音韻》是正常現象。 但是在排比調查中, 我們發現元雜劇中使用的韻字有一部分 《中原音韻》 未 收錄,如“楹、症、另、睜、吏、搥、槌、魁、誨、恢、職、級、跖、吃”等, 其中有些韻字的使用頻率還非常高,如“槍”使用了二十四次、 “職”使用了二 十六次等。元雜劇韻字包括入聲字在內的歸類絕大部分與 《中原音韻》是一致的, 但是還有一部分字在歸類上與《中原音韻》不同,主要體現在一些字應該兩屬, 而《中原音韻》只歸入一類。 如“藉、刻、蛇、揉、做、他、麼、煞”等。元雜劇中,入聲韻均混入陰聲 韻與陰聲韻通押, 不再有入聲韻單獨相押的現象, 這說明中古的入聲韻到元代或 確切說到元曲中已經變得與陰聲韻相同或很相似了, 以致于周德清的《中原韻韻》 把相應的入聲字分別附在平、上、去三聲中。 但是對中古入聲字在元曲中的音值及歸派即“入派三聲” ,人們意見尚不統 一。我們考察了元雜劇中能夠確定聲調的四百七十一個入聲字, 發現全濁聲母入 聲字百分之九十六歸陽平, 次濁聲母入聲字百分之百歸去聲, 清聲母入聲字百分 之九十一歸上聲。 據此可得出與《中原音韻》幾乎完全一致的結論:全濁入聲字歸陽平,次濁 入聲字歸去聲, 清聲母入聲字歸上聲。 雖然有個別字不合此規律, 但是占的比例 極小,不足以動搖《中原音韻》的結論。 諸宮調在用韻上雖依詞韻, 但已突破了詞的格律, 三聲通押屢見不鮮, 直接 開啟了元雜劇用韻的新規格。 通過比較可以發現諸宮調和元雜韻中入聲都不獨立 押韻,而是與陰聲韻互押,分派到陰聲韻裏。 而且“東鍾、江陽、皆來、魚模、蕭豪、歌戈、家麻、車遮、尤侯”等韻部 獨立及韻部之間的通用現象也一致。 但是諸宮調和元雜劇韻部的獨立程度、 韻部 之間的通押程度及韻部的來源卻不完全一樣。 諸宮調作品的用韻呈現出從詞韻向曲韻過渡的一種狀態。 元散曲與元雜劇同 處一個時代,均是當時實際語音的反映,只是元散曲的社會地位稍高於元雜劇。 通過比較元雜劇和元散曲的用韻,我們可以發現二者之間無論從入聲分派、 韻部獨立、韻部使用頻率還是韻部相通的情況來看幾乎是一致的。 但是元散曲中 江陽部的使用要比元雜劇單純得多, 桓歡部在元散曲中獨立使用而元雜劇中卻沒 有,而且元雜劇韻部通用的現象更加複雜些。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