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竹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   餐饮服务业的食品安全作为食品消费的终端环节,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经济发展、事关社会和谐。当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倍受社会广泛关注,食品安全形势异常严峻。作为刚刚接手履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直面量多、小且分散的监管对象、直面老百姓质疑、愤懑且充满期盼的眼神,必将承受更多、更大的社会和心理压力。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监管。   一、大竹县基本情况   大竹县地处位于四川省东部,达州市南部,辖50个乡镇、384个村(居)民委员会、3433个组,总人口107万人,幅员面积20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8万亩。   (一)餐饮服务业基本状况。   辖区内共有餐饮单位1400余家,其中:县城区368家、区乡723家、学校食堂92家、职工食堂41家;取得许可证的657家,占55%,未取得许可证的567家,占45%;从业人员总计5000余人。   (二)监管职责及监管部门情况。   20XX年6月1日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20XX年8月15日,县政府正式出台了《大竹县食品药品监督局人员编制和内设机构的规定》,明确了食品药品监督局从省直管部门划为地方管理,为县政府工作部门;9月23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县卫生局在县政府办、县编办相关领导的组织下,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职能职责工作进行了交接,将卫生部门承担的餐饮服务许可、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保健品、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不再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等职责”,而交由卫生部门履行。   (三)目前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学习。针对承接新的职能,我局提前介入,强化对全局职工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重点学习了《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2.全面排查。通过企业自查与执法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全局分成3个组“地毯式”检查餐饮服务单位食用油购进使用以及餐厨废弃物特别是废弃油脂的处置情况,排查非法购买使用“回收油”、“地沟油”、“潲水油”及重复使用“老油”的不法行为,重点排查火锅类、承包宴席餐饮单位油脂使用及管理情况。截至目前全县共检查餐饮单位730家,学校食堂67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食堂设施和条件存在着较多安全隐患。由于经费困难,大多数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食堂卫生设施和条件简陋,达不到卫生许可证发放要求,有的食堂连基本卫生安全要求都达不到,如无防蚊、防蝇、防鼠等设施。另外一些农村学校的饮用水为自备直供水,水源无防护设施,不进行水质检测,更没有进行消毒等。   (二)餐饮服务人员素质低、法律意识淡薄。一是人员素质低,流动频繁。由于餐饮行业技术含量不高,入行门槛低,餐饮单位的服务工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从业人员大多数属于初中及以下学历,文化水平较低且流动频繁。餐馆为降低经营成本,大部分打工者未经培训就匆匆上岗,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严重缺乏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和卫生常识。二是管理水平低。业主或者管理人员欠缺必要的食品法律法规常识,对餐饮服务从业人员要求不严格,从业人员操作随意,安全操作意识差,责任心不强,制度没有不健全,有的操作间管理混乱,废弃物乱堆乱放,不能及时清理,影响环境卫生,不按规定处置餐厨废弃物;业主或者管理人员进货索证索票意识不强,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在日常监管中发现,多数单位未索要畜禽检验检疫合格证明,食品原料商品台账记录不全,不利于相关责任追究和食品质量的有效保障。三是从业人员卫生意识淡薄。几乎所有餐饮从业人员没有严格执行“帽、罩、服装、手套”管理要求,操作时穿着随意、个人卫生较差。尤其是农村小餐馆、家庭小店,存在未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及健康体检证明或一人体检**全家经营现象,同时在乡镇有很多餐饮业主属于失地农民或居民低保户,压根儿没有体检**的想法。   (三)有部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不健全,管理措施不落实。大多数学校按要求建有管理制度,但制度执行不力。如一些学校无申办卫生许可证意识,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明,食堂采购不按要求索证、登记。食堂从业人员卫生安全意识不强,卫生操作习惯差。   (四)消费者安全消费意识不强。部分消费者重价格、重场地装修、重就餐环境,轻食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食品安全意识不强。   (五)少数学校没有制定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三、措施及对策   (一)加大投入,改善学校食堂的硬件设施。对就餐人数较多的学校应在加强硬件建设基础上严格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各项操作。对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应将食堂纳入建设总体规划,使卫生设施与教学设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enchunxiang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