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水的生物化化喂学处理法3.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好氧附着生长处理技术;;二、生物滤池;建设中的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的流程图;塔式生物滤池 高达8~24m,直径1~4m 水力负荷为80~200m3/m2.d;BOD负荷高达2000~3000g/m3.d 一般采用大孔径波纹板滤料;三、生物转盘 1、 生物转盘的构造及净化废水的原理 生物转盘由盘片、接触反应槽、转轴及驱动装置所组成。如图 : ;2、净化作用原理 —废水处于半静止状态,而微生物则在转动的盘面上; —转盘40%的面积浸没在废水中,盘面低速转动; —盘面上生物膜的厚度与废水浓度、性质及转速有关,一般0.1~0.5mm。;3 生物转盘系统的典型工艺流程 (1)生物转盘的布置形式 单轴多级式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滤池内常用的填料; 生物接触氧化法填料 ;接触氧化池反应区的构造;;生物填料框架;框架与生物填料;框架与生物填料;挂膜后的网状填料;;;美国Ecolotrol公司1973—1975年研制成功的HyFlo生物流化床;床层的三种状态; 当液体以很小的速度流经床层时,固体颗粒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床层高度也基本维持不变,这时的床层称固定床。;流化床 阶段;液体输送 阶段;流化床的类型 ;两相生物流化床;三相生物流化床; 三相流化床设备较简单,操作亦较容易,此外,能耗也较二相流化床低。 ;生物流化床的优缺点 ;生物流化床的优缺点 ;生物流化床的进展——载体的研究;滤池形式;第四节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厌氧生化法与好氧生化法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既适用于高浓度废水,又适用于中低浓度废水。 (2)能耗低:厌氧法产生的沼气可作为能源。 (3)负荷高:厌氧法为2~10kgCOD/m3·d。 (4)剩余污泥量少,且其浓缩性、脱水性良好。 (5)氮、磷营养需要量少:厌氧法的C:N:P为100:2.1:0.5 (6)厌氧处理过程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7)厌氧活性污泥可以长期贮存。 厌氧生物处理法也存在下列缺点: (1)厌氧微生物增殖缓慢,设备启动时间长。 (2)出水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要进一步处理。 (3)厌氧处理系统操作控制因素较为复杂。 ;一、 厌氧法的基本原理; 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完成的复杂的微生物学过程。将厌氧消化过程划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水解酸化阶段 第二阶段为产氢产乙酸阶段 第三阶段为产甲烷阶段;第一阶段 水解酸化阶段 复杂的大分子、不溶性有机物先在细胞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小分子、溶解性有机物,然后渗入细胞体内,分解产生挥发性有机酸、醇类、醛类等。这个阶段主要产生较高级脂肪酸。 ;第二阶段 产氢产乙酸阶段 在产氢产乙酸细菌的作用下,第一阶段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被分解转化成乙酸和H2,在降解奇数碳素有机酸时还形成CO2。 第三阶段 产甲烷阶段 产甲烷细菌将乙酸、乙酸盐、CO2和H2等转化为甲烷。此过程由两组生理上不同的产甲烷菌完成,一组把氢和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另一组从乙酸或乙酸盐脱控产生甲烷,前者约占总量的1/3,后者约占2/3。 ;二、厌氧法的影响因素;(二)pH值;(三)氧化还原电位 ;(四)有机负荷;(五)厌氧活性污泥;(六)搅拌和混合;(七)废水的营养比;(八)有毒物质;三、厌氧法的工艺和设备; 常用加热方式有三种:(1)废水在消化池外先经热交换器预热到定温再进入消化池;(2)热蒸汽直接在消化器内加热;(3)在消化池内部安装热交换管。 普通消化池一般的负荷,中温为2~3kgCOD/m3·d,高温为5~6kgCOD/m3·d。 普通消化池的特点是可以直接处理悬浮固体含量较高或颗粒较大的料液。厌氧消化反应与固液分离在同一个池内实现,结构较简单。但缺乏持留或补充厌氧活性污泥的特殊装置,消化器中难以保持大量的微生物细胞;对无搅拌的消化器,还存在料液的分层现象严重,微生物不能与料液均匀接触,温度也不均匀,消化效率低等缺点。;(二)、厌氧接触法; 为了提高沉淀池中混合液的固液分离效果,目前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脱气:(1)真空脱气,由消化池排出的混合液经真空脱气器,将污泥絮体上的气泡除去,改善污泥的沉淀性能;(2)热交换器急冷法,将从消化池排出的混合液进行急速冷却,如中温消化液35℃冷到15~25℃,可以控制污泥继续产气,使厌氧污泥有效地沉淀;上页图是设真空脱气器和热交换器的厌氧接触法工艺流程;(3)絮凝沉淀,向混合液中投加絮凝剂,使厌氧污泥易凝聚成大颗粒,加速沉降;(4)用超滤器代替沉淀他,以改善固液分高效果。 ; 厌氧接触法的特点: (1)通过污泥回流,保持消化池内污泥浓度较高,一般为10~15g/L,耐冲击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63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