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巨变时代洪流中的阴暗与孤独-2019年文档.docx

处在巨变时代洪流中的阴暗与孤独-2019年文档.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处在巨变时代洪流中的阴暗与孤独 夏目漱石(1867?1916),近代日本文学巨匠,一生成就卓 越,为日本乃至世界文坛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晚年创作了《行 人》、《心》,在写作《明暗》的过程中去世。其晚年作品审视 知识分子孤独、彷徨、迷惘、不安的内心,照射出人性以及世间 的悲凉。 夏目漱石在 《心》的第三部分“先生的遗书”末尾以告白的 形式揭示了“先生”的死因: “不料, 夏天最热的时候明治天皇 驾崩。当时我觉得,明治精神始于明治天皇终于明治天皇。受明 治天皇影响最深的我辈再活下去毕竟也已落伍了――这一感觉 剧烈的撞击我的胸口……我几乎忘掉殉死这个词了,平时用不 上,大约沉在记忆的底部快要腐朽了,听得妻的玩笑我才忆起。 我回应妻说:假如自己殉死,就殉死明治的精神。我的回答当然 不过是开玩笑。 但我当时觉得这个已经不用的老字眼已有新意装 了进去。 ”①按照字面意思, 将“先生”的死因仅仅归结为殉死 与明治精神是不够深入的。 但是, 明治精神确实是解读小说的关 键之一。本文以此为突破口,结合《心》中的“先生”以及夏目 漱石本人所处的明治时期, 借以观照明治精神影响下的知识分子 的内心。 、夏目漱石所处的时代与明治精神 夏目漱石于庆应三年( 1867)出生于江户(今东京)一个名 主(江户时代类似于镇长的职务)之家, 3 岁就过继给父亲的朋 友盐原家, 9 岁时因养父与养母不和,又被领回家中。之间几经 纠葛, 22岁时才恢复原来的姓夏目。漱石灰暗的童年生活影响 了他的一生,也许对人丑恶之面,早在童年就看得无比清楚。这 段早年生活的经历对《心》的创作影响重大。夏目漱石自幼研习 汉学,造诣超群,后就读于东京大学英文科。 26 岁( 1893)毕 业后,曾担任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来的东京教育大学)第五高 等学校的教授,后于 1900 年公派留学英国,与欧洲文化产生交 集,在欧洲过了一段极不愉快的留学经历。 东西文化的巨大碰撞, 颠覆了他的价值观, 他开始思考文学的价值。 在看到当时英国先 进文明的同时, 也透过文明的表象, 看到了背后的本质“进步之 有多少暗涌横流”、 “在繁荣的背后是二十世纪的通病即神经 衰弱”,让他认清文明社会两面性的留学经历为他日后作为一个 文明批评家打下基础。归国后,夏目漱石执教于东京大学。 1905 年,由其弟子高滨虚子劝说, 患有神经衰弱的夏目漱石为了转换 心情,开始执笔写小说。于是有了名作《我是猫》、《哥儿》和 草枕》,由此一举确立了他在文坛的地位。 1907 年,他辞去 教职,进入朝日新闻社,开始从事专职写作,发表作品《虞美人 草》、《三四郎》、《从此以后》、《门》等名作,完成了从自 然主义的告白性到与之对立的客观小说的转变, 并培养了铃木三 重吉、芥川龙之介、久米正雄等优秀作家。 1910 年,由于胃溃 疡病危,夏目石在修善寺疗养。病愈后,经历过濒死的夏目漱石 对生的意识进一步加深, 创作出了《行人》 、《心》,在写作《明 暗》的过程中去世,那时是大正五年(1916 暗》的过程中去世,那时是大正五年( 1916)。 漱石生于庆应三年( 1867),卒于大正五年( 1916),跨过 了整个明治时代。大正三年( 1914),也就是明治天皇驾崩后两 年,《心》开始在朝日新闻上连载。明治天皇死后不久,漱石就 开始动笔写作《心》了。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成了一个立宪制的国家。 1889 年,《大 日本帝国宪法》 颁布。 “它建立了和国民的公选代表分享权力的 机制,但同时又限制了立法权的行使,保留了天皇的统治权,并 赋予了由天皇任命的国务大臣占优势的政治权力。” ②随着这 部宪法的颁布, 雄心勃勃的明治政府向着他们的壮志进入世 部宪法的颁布, 雄心勃勃的明治政府向着他们的壮志 进入世 界先进国家阵营迈出了大步: 大规模地发展经济, 即殖兴产业计 划,刺激着每个普通人民的“明治梦想”。政府的国家干预、基 础设施、私企和轻工业的迅速成长,重工业同时大规模发展。到 19 世纪末,作为近代国家的日本已经确立,明治人在很短的时 后来间内就体验到了祖辈们无法想象的近代文明。 明治政府的“脱亚 后来 入欧”不仅体现在经济上, 他们还亲自造访了欧洲各国, 教育体制等。但是,这并不表示移植来的文明就没有弊端,论战 和斗争充斥着明治时期。 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强烈碰撞下, 出 现不同的声音是必然的结果, 当时主要的争论是所谓国家主义的 国权论与重视个性的人权论之争。 而明治天皇所代表的“明治精 直派遣大量人员出国,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文化、 文学、艺术、 直派遣大量人员出国, 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文化、 文学、艺术、 神”正是这种国权或者民权的政治构想。 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日 本对于西方文化的吸收历史由来已久,但是即便是明治以后, 本对于西

文档评论(0)

zhaohuif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