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导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导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小粒子 构成的; 2、能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进行合理的推理和想像, 通过讨论交流分析能主动和他人进行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物质微粒构成的探究欲, 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 往。 教学资源分析 从本课题开始, 学生将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 教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出发,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求知欲、好奇心。接着用简单的几句话将人类对分子、原子的原始思索和现代证明略作描述, 确立物质是由分子、 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探究活动对分子的性质作进一步阐述。 教学策略分析 1、本课题首次引导学生进入微观世界,微观粒子既看不见也摸 不着,为此,在进行本课题教学时, 要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宏观现象, 创设好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推理能力。 2、在探究分子的性质时,因为分子不可触摸,因此,一方面可以借助生动的比喻、类比或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来说明;另一方面,在进行探究活动时,可以改变探究的步骤,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并在分析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难点: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等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烧杯 量筒 酚酞 浓氨水等 学生 小烧杯 注射器 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趣味实验演示 --- 铁树开花 (激发新知 )1、水放置一段时间为什么会减少? 2、为什么当人漫步在花园里, 能陶醉在沁人肺腑的花香之中呢? 3、 在加油站你能闻到什么气味?在洒水车旁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讨论。) 设计意图 :激发兴趣,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设问激趣,导入新课 ( 引导实验 ) 教材中 [ 实验 3—2] :品红的扩散。(学生观察实验并 思考分析) ( 设问) 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 ? ( 过渡) 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就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他们提出了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 并用以解释这些现象。 (小结 ) 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学生想象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确立物质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观点) 设计意图 :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及探究欲。通过人类对分子和原子的原始思索与现代证明的描述,形成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 设问) 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吗 ?展示图片教材 P50 图 3-6 、3-7 。(学生观察图片,想象分子的存在) 设计意图 :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图像,让学生了解现代高科技,并借助图像让学生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 三、实验探究 对比分析 了解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投影资料) 1 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3×10-26 kg;1 滴水 (1 mL 水约为 20 滴) 中大约有 1.67 ×1021 个水分子,全国人一起来数的话,大约要数 3 万年才能数完。 学生活动:阅读小资料,学生思考归纳,让学生大胆想象,感受分子很小的概念。 设计意图 :运用列举数字的说明方式,让学生的抽象思维建立在具体的数据上,更清楚地理解分子很小的性质。 2、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 引导探究 ) 50 mL 酒精与 50 mL 水混合。 (学生思考):为什么 1+1≠2? (引导思考 ) 一碗黄豆与一碗小米混合是否等于两碗 ? (提问):该实验说明了什么 ? (小结 ) 分子之间有间隔。 (学生活动)感受气体和液体不同物质间分子间的间隙 3、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教师给学生演示)氨分子的扩散 请同学们猜测:为什么 B 烧杯中的溶液变红了?(学生猜想) 针对你的猜测,请设计实验方案,证实你的猜测。 (小结) 1、氨水中的氨分子不断扩散进入了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成了红色。该实验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2、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设计意图 :把实验步骤略作改变,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步骤: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通过实验与类比,增强实验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快乐套餐(投影出示练习,要求学生完成) 设计意图: 通过设置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同时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 五、课堂小结: 1、解决课堂开头完成的问题。 2、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六、作业 课后习题第一( 1)、三题。 板书设计 课题二 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是客观存在的 二、分子的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zx6675gx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