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usztai事件;英国皇家学会对此非常重视,组织了同行评审,并 于1999年5月发表评论,指出Pusztai的实验有六方面 的错误:; 1999年5月,康奈尔大学 的一个研究组在《Nature》 杂志上发表文章,声称用带 有转基因抗虫玉米花粉的马 利筋(一种杂草)叶片饲喂美 国大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 亡,由此引发GMO环境安全性 的争论。;斑蝶事件的结论:;由于基因漂流,在加拿大的油菜地里发现了个别油菜植株可以抗1-3种除草剂,因而有人称此为“超级杂草” 。;2002年6月3日,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与绿色和平组织 顾问薛达元在会上发表了题为“转Bt基因抗虫棉环境影 响研究综合报告” 。;6月6日德国《农业报》称“Chinese Research:Large Environment Damage by Bt Cotton”。绿色和平组织的“中国项目主管”卢思聘声称:棉农“将面对不受控制的超级害虫”“转基因抗虫棉,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制造了更多的问题”,“(棉农)将被迫使用更多、更毒的化学农药”。;1985年,由联合国环境署(UNEP)、世界卫生组织(WHO)、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 组成了一个非正式的关于生物技术安全的特设工作小组。;联合国环境署也十分关注生物安全问题,在1995年12月 推出了《国际生物安全管理的技术准则》,内容涉及到生 物安全风险评价的指标和评价体系。;1996年OECD又出版了一部关于《食品安全性评估》的专题讨论论文集;;中国北京“亨氏米粉”事件 ;而“亨氏”则发表声明否认了绿色和平组织做出的结论, 称“亨氏”所有的原料都来自于中国供应商,其近期产品 中未发现任何转基因成分,“亨氏”也力求避免在产品中 使用转基因成分。;专题4: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 一).微生物方面: 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各种重组微生物。 ;1.清除石油污染,例如假单胞杆菌。 2.生产稀缺的生化药品(胰岛素 生长激素 疫苗),转基因工程菌。 3.转基因细菌可治癌症 ; (二)转基因动物方面: 受到转基因巨型小鼠获得成功的鼓舞,科学家培育了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畜、家禽,同时,科学家还把转基因动物变成乳腺生物反应器;(三)转基因植物方面: 目前,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等全新形状的农作物和更有观赏价值的花卉。;;英国剑桥先正达公司开发的富含胡萝卜素的“金大米”。;改变花色的转基因矮牵牛花;蓝色玫瑰一直是人类美丽的梦想基因工程正在将它变为现实;转 基 因 西 红 柿;基因一旦被改动, 一方面可能引起生物体内一系列未知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另一方面,转基因操作对生物体的影响会通过遗传传递。;1、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 ; 2、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I worry about;I worry about;I worry about;I worry about;I worry about;警惕转基因食品系列之辣椒篇 创意阐释: 国际绿色和平组织认为转基因食品存在未知的健康风险,本作品利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普通蔬菜——辣椒为主体,辣椒看起来新鲜健康,但细看起来里面隐藏着吃人的牙齿,你吃它,它就咬你,这可能使转基因食品的结果。画面恐怖,冲击力强,使人感到不舒服,以此让人们起到警惕、关注转基因食品系列的作用。 ;请勿滥造转基因产品; 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一、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 ;观点;二、设计试管婴儿引发的伦理性问题 ;三胞胎试管婴儿1男2女 ;观点;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利用致病细菌、病毒、生化毒素、基因重组的致病菌来杀伤人、畜和毁坏农作物,以达成战争目的的一类武器。 ;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炭疽杆菌(致病菌) ;;;;;美研制成致命鼠痘病毒 央视国际 (2003年11月03日 11:08)   新华网消息:美国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开发出一种新型鼠痘病毒,能杀死所有接种了普通鼠痘疫苗的老鼠。这一成果公布后在美国引发了有关生物技术研究与反恐之间关系的新争议。据《华盛顿邮报》1日报道,圣路易斯大学布勒领导的小组在研究中为鼠痘病毒额外添加了一个基因,由此获得的新型病毒杀伤力远远大于普通鼠痘病毒。常规疫苗对它几乎不起作用。

文档评论(0)

rabbitc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