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周围性面瘫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结 32 周围性面瘫的主要疾病 ? 贝尔麻痹( Bell palsy) ? Hunt 综合症 ? 外伤性面摊 贝尔麻痹 ( Bell palsy ) ? ? ?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周围性 面瘫 又称特发性面瘫( idiopathic facial palsy) 较常见,任何年龄发病, 20- 40 岁多见 病因 1. 2. 3. 血管性因素:血管痉挛,局部缺血 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 遗传因素 病理 1. 2. 3. 4. 5. 6. 神经纤维的生理性传导阻滞与变形同时存在 不同节段病变严重程度也不一致 轴索肿胀、淋巴细胞浸润、髓鞘被吞噬 颞骨内段神经 Schwann 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 神经干急性炎性改变 骨管内血管通道受压 起病后 14 天达高峰,肿胀持续 1-2 月 临床表现 1. 2. 3. 4. 病程:常突然发病,迅速加重 表现:为一侧周围性完全或不完全性面瘫。 病史:可有受冷风吹袭史或病毒感染史 症状: ? ? 初期可伴患侧耳或耳下疼痛 少数有面部、舌部麻木、面部触觉异常感 乳突可有压痛 鼓膜后部可有轻微充血,但数日后即消失 5. 检查: ? ? 诊断 ? ? 排除法:除外中耳炎、外伤、听神经瘤、 面神经纤维瘤、先天性胆脂瘤、腮腺疾病 等引起周围性面瘫后可确诊 6 个月以上久治不愈者应排除肿瘤可能 治疗 ? 保守疗法 ? 糖皮质激素: ? 血管扩张剂 ? 抗病毒药 ? 维生素 B1 、 B12 ? 物理治疗 ? 手术疗法 周围性面瘫 钟时勋 Ph.D.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学教研室 1 中枢性 ( 核上性 ) 周围性 ( 核性与核下性 ) -------- 病损同侧面部所有表 情肌的弛缓性瘫痪,面神经受 损位置在面神经核或面神经核 以下,表现为口角歪斜,眼裂 变大,不能闭眼,同侧额纹消 失或不能抬额为特征之病征。 2 一 . 面神经的组 成 3 脑神经成分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一般躯体运动纤维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特殊躯体感觉纤维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 每对脑神经少的只含一种纤维,多的含 4-5 种成分 4 ?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成分) ------ 泪腺、颌下腺、舌下腺、腮腺分泌 ? 一般躯体运动纤维(运动纤维) ------ 表情肌、镫骨肌运动 ?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味觉纤维) ------ 舌前 2/3 味觉 ?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感觉) ------ 司耳廓及外耳道皮肤感觉 5 二 . 面神经的走行与分支 6 面神经分段 核上段 核段 小脑脑桥角段 内耳道段 迷路段 鼓室段 乳突段 颞骨外段 颞支 颧支 颊支 下颌缘支 颈支 小脑脑桥角段 ( 脑桥下缘 - 内耳门 ) 13-14mm 8 内听道段 ( 内耳门 - 内耳道底 ) 7-8mm ,中间神经加入 9 10 迷路段 ( 前庭与耳蜗间 ) 最短, 3-4mm, 与岩锥长轴垂直 走行于耳蜗与前庭椭圆囊间 11 水平段 ( 鼓室段 ) 8-12mm 此段骨管最薄 12 13 垂直段 ( 乳突段 ) 16mm 14 面神经核 躯体运动纤维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上泌涎核 孤束核 面神经 延髓脑桥沟外侧 (小脑中脚下缘) 内耳门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味觉) 经面神经管 舌前 2/3 味觉 舌神经 翼腭神经节 鼓索 岩大神经 下颌下神经节 下颌下腺、舌下腺 泪腺 面肌 茎乳孔 15 枕肌、耳周围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 三 . 面瘫的诊断 16 诊断 病因诊断 包括 定位诊断 电生理诊断 术前评估 ( 一个详尽的病史与体检应包括 ) : 面瘫的时间;损伤的位置; 面瘫的原因;面瘫的程度。 17 1. 问诊 / 病史采 集 先天性: 面神经畸形 原发性

文档评论(0)

全网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