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南通市2022-2021年高一(上)12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doc

最新南通市2022-2021年高一(上)12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高一(上)12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  。  ,不思其反。(《氓》) (2)涉江采芙蓉,  。采之欲遗谁?  。 (《涉江采芙蓉》 (3)月明星稀,  。  ,何枝可依?《短歌行》 (4)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归园田居》) (5)  ,谣诼谓余以善淫。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离骚》 (6)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  ,余不忍为此态也。《离骚》   二.文言文阅读 课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2﹣4题。 ①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 ②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③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2.选文第①段运用民歌常用的一种什么样的手法来营造悲剧氛围(  ) A.赋的写法 B.比兴写法 C.动作描写 D.景物描写 3.第②段着力铺陈兰芝精心打扮的情况,下列分析不属于“起严妆”作用的一项是(  ) A.表明兰芝对焦仲卿的恋恋不舍,写出了她欲去而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 B.表明兰芝不甘示弱,其严妆是对焦母无声的抗议与示威 C.写出兰芝的美丽,突出她坚忍刚强、从容自如的性格 D.预示兰芝已经做好了“举身赴清池”的准备 4.下列加点字词与“勤心养公姥”中“公姥”词法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A.昼夜勤作息 B.我有亲父兄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D.来去自如 6.课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石门亭记 王安石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者,名山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安石,使记其作亭之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 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 泯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直好山乎         直:只是 B.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 燕:安闲 C.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写:写作 D.其有壅而不闻者乎 壅:阻塞 (2)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作亭之意”的一项是   ①其亦好观游眺望乎 ②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乎 ③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 ④不以德则民不化服 ⑤其石幸在,其文信善 ⑥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 A.①④⑤B.②⑤⑥ C.①③④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作者先交代了石门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及写“记”的缘起。此段文字简约明快,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B.全文围绕“作亭之意”展开,先用五个排比设问,然后逐个回答,每点都归之于“仁”字,其推理之严谨,分析之透辟,行文之游刃有余,令人叹服。 C.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作者心目中,无论是游山玩水,还是“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都是“仁”的体现。 D.宋代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内涵与本文中的“而忧者必在天下”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 ②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 ③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三、古代诗歌阅读 7.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诗歌写景抒情,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2)这些的尾联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