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蓝高速公路某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特长隧道,实施,2009年)_secret.doc

永蓝高速公路某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特长隧道,实施,2009年)_secret.doc

  1.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94 湖南省永州至蓝山xx段合同段 x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说明 1.1编制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范围为:xxxx局集团永蓝高速公路xx合同段第x施工队建设xxx隧道施工中的全部工程内容。 1.2 编制依据 根据永蓝高速公路xxx隧道xx公路规划设计院勘测设计所提供的施工图纸设计资料。 根据掌握与本工程有关的工程设计情况、现场工程和水文地质情况、当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以及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情况,并根据我们对本工程的理解和对各方面问题综合分析的结论。 主要依据规范、规程: 1、《公路工程技术规范》 JTG B01-2003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2-94 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J50086-2001 4、《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30-2003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1.3 编制原则 本工程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科学组织、严格管理”的原则进行编制,具体为: 1 、遵循合同文件条款的原则,遵循施工图设计和规范,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施工方案、方法、工艺及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要保证工程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2、坚持实事求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锁定技术指标和进度指标,是长期施工中平均指标切实可靠的保证,计划投入的人力、物力、机械设备,均能按进度要求及时进入施工现场。 3、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创优规划和质量、安全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2. 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xxx隧道位于蓝山县岭脚村境内,平面呈曲线形展布,隧道永洲端与舜水河大桥相连,省界端与万年桥段路基连接。xxx隧道左线长3133m,右线长3103m,左右线平均长3118m,属特长隧道;隧道内设置4处人行横通道,3处车行横通道,左右线各设置3处紧急停车带。 表1 隧道各级围岩长度表 隧道名称 线位 Ⅴ Ⅳ Ⅲ Ⅱ 洞门及明洞段 合计 xxx隧道 左线隧道长度m/比例% 535/17.08 350/11.17 1416/45.02 800/25.53 32/1.02 3133/100 右线隧道长度m/比例% 381/12.28 474/15.28 1401/45.15 814/26.23 33/1.06 3103/100 合计 916/14.69 824/13.21 2817/45.17 1614/25.88 60/1.04 6236/100 2.2地形、地貌 隧址区属中低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隧道范围内中线高程为328.0~668.5m,最大高差约340.5m,山体自然坡度为20~45°,山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进、出口均处于山前斜坡地带,隧道山体右侧谷底为新S216省道,右侧山腰有简易道路贯通,且通过两端洞口段,交通便利。 2.3工程地质 隧址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坡积(Qpd1)亚粘土、碎石、块石及泥盆系中统棋子桥组(D2p)砂岩、泥灰岩,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D2t)砂岩及寒武系上统(∈3)砂岩、板岩。 隧址位于蓝山向斜之西翼,向斜轴向近乎南北向,出露的岩层主要有寒武系上统砂岩夹板岩和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砂岩、泥盆系中统棋子桥组灰岩、炭质灰岩和泥灰岩。寒武系砂岩与泥盆系跳马涧组砂岩呈平行不整和接触,根据地面调查,其分界线地面里程桩号为ZK128+470、K128+470,推测其接触面位于隧道底板ZK128+600、K128+536,隧址区主要发育一条逆断层F25,与隧道左、右线底板相交的位置分别为ZK129+491、K129+512处,断裂走向北东,倾向约55°,破碎带宽约15 m,属于非全新活动断裂,已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隧址区区域地质较稳定。 2.4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建设规模:双向四车道 隧道设计速度:100km/h 交通方式:单向行驶 隧道建筑限界: 净宽10.75m=0.75m(左侧检修道)+0.5m(左侧侧向宽度)+3.75×2m(行车道) +1.0m(右侧侧向宽度)+1.0m(右侧检修道) 净高:5.0m 隧道内路面横坡:单向坡2%(曲线地段设置超高)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g):0.05 3、总体施工方案 3.1 施工原则 隧道按新奥法设计施工,吸纳以围岩监控量测指导支护的施工精髓,最大限度地保护周边岩体稳定和

文档评论(0)

hfenxchuangjv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