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gānyù)模式 危机(wēijī)出现前 危机(wēijī)过程中 危机(wēijī)处理后 心理健康教育 生活适应指导 良好(liánghǎo)个性培养 热线援助 认知治疗 行为治疗 团体辅导 后期干预 压力调试 第二十六页,共29页。 第二十七页,共29页。 让我们伸出双手,为孩子们撑起一片(yī piàn)晴空 第二十八页,共29页。 谢谢(xiè xie)聆听! 第二十九页,共29页。 词语:干预 拼音:gānyù 解释:亦作“干与”。亦作“干豫”。过问或参预(其事)。《三国志·魏志·程昱传》:“显分明例,其致一也。初无校事之官干与庶政者也。”《三国志·魏志·杨俊传》“众冤痛之”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车驾南巡,未到宛,有詔百官不得干豫郡县。”《晋书·王衍传》:“衍妻郭氏……好干预人事,衍患之而不能禁。”宋司马光《上庞副枢论贝州事宜书》:“国有大政,庙堂之上,谋议素熟,方略已定,而復以踈贱之人,狂愚之议,干与其间,罪之大者也。”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侯国民事由朝廷派官吏管理,侯不得干与。”巴金《怀念萧珊》一:“她看见那些年轻人深夜闯进来,害怕他们把我揪走,便溜出大门,到对面派出所去,请民警同志出来干预。”关涉;关系。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选练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其餘无闻焉。”《朱子全书》卷一:“大抵为己之学,於他人无一毫干预。”明李贽《唐责梅传》:“孰知数千里之外,无干与之人,不用请求而遂以孝烈传其事也。” * 词语:危机 拼音:wēijī 解释:亦作“危几”。潜伏的祸害或危险。三国魏吕安《与嵇茂齐书》:“常恐风波潜骇,危机密发。”《宋书·范泰传》:“如此,则苞桑可繫,危几无兆。”唐刘言史《观绳伎》诗:“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掛纤腰学垂柳。”毛泽东《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须知正是在国民党十一中全会之后,内战危机是空前未有的。”严重困难的关头。亦特指经济危机。瞿秋白《欧文的新社会》:“英国的工业经过了一次大危机又恢复过来了。”如:危机输出。危险的机关。用于杀敌、猎兽、捕鱼等的器具。清陈维崧《八声甘州·南耕斋中食鲥鱼作》词:“贪听渔翁笛,悮触危机。” * 词语:预测 拼音:yùcè 解释:预先推测或测定。陈田《明诗纪事丙籤·林潮》:“一家五尚书,三祭酒,三世諡文,非独明代仅见,古亦罕有其伦也……纵极力颂扬,安能预测子姓如此之盛耶?”茅盾《子夜》五:“他对于此番的工潮不能预测,甚至即在昨天还没有正确地估量到工人力量的雄大。”指事前的推测或测定。鲁迅《书信集·致夏传经》:“经历一多,便能从前因而知后果,我的预测时时有验。”夏丏尊叶圣陶《文心》十九:“乐华,我没有旁的话向你说,我只愿你不辜负我的预测。”冯雪峰《狐狸的恶梦》:“虽然没有任何的根据可以断定他的预测的准确,可总不停地心跳。” * 词语:得到 拼音:dé dào 解释:能到,可到。金元好问《客意》诗:“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获得。艾青《诗选·自序三》:“六月,‘春地画会’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楼上举行展览会,得到了鲁迅的支持。” * 在心理学上,存在一个知觉显著性的概念,意思是那些成为人们注意焦点的信息常常被认为是更为重要的信息,换言之,你关注到什么什么就重要。心理学家(Taylor等,1975)为此曾做过一个有趣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要求两名男生进行一段对话,其他人进行观察。实际上,这两个对话者是实验的同谋,对话的内容也是事先安排好的。在每一轮的实验中,都有6名真正的被试,他们坐在指定的位子上,围绕着两人,观察他们的对话。安排如图所示: 对话结束之后,研究者要这些观察者说出,在对话过程中谁是最具有影响力的,虽然这6名观察者看到的是同一场对话,但答案却不相同,谁最有影响力呢,他们看得最清楚的人最有影响力。具体地说,观察者A认为角色A更有影响力,在谈话中处于主导地位;而观察者B认为角色B更有影响力,在谈话中处于主导地位;至于A、B都看到的观察者A+B,则认为两个人的影响力差不多。因此,如知觉显著性概念所预期的,我们注意到的信息,是最为重要的信息。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意到什么信息了呢?作为一个个体,当然你最清楚自己的环境遭遇,你最明白自己所面临的艰难困苦,但你看不到别人的,尤其是难以了解别人的不幸遭遇,因为在公开的场合,谁不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表露出来呀。因此,结果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感觉自己是世界上那个最倒霉的人。 另外,这种现象我们也可以用心理学上“当事人/旁观者差异”(Actor/Observer difference)概念得到进一步的解释,这种观念认为,在观察别人的行为时,人们习惯于做性格归因,即别人遭遇困难是因为他(她)人品差;而在

文档评论(0)

189****1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