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西北地区.ppt

  1. 1、本文档共1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疆的草场类 型属于山地草场, 山上、山下实行季 节性轮牧:冬季在 山麓地带的草场放 牧(2000米以下), 夏季在山地林带以 上的草场放牧 (2000米以上)。 第六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三河牛 三河马 第六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第六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第六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为全国提供了大量的 肉、奶、毛、皮及其制品。 滩羊毛皮大衣 第六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第六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牧区牧民定居点 第六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第六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第六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第七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4)灌溉农业 ①灌溉水源: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 ②主要分布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绿洲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本区天然降水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但由于夏季气温高,在有河水、高山融雪、地下水灌溉的平原地区,小麦、水稻、棉花、瓜果、甜菜都生长良好。内蒙古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自古以来被誉为“塞外江南”,有“千里黄河富宁夏”之说。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河西走廊 第七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塞上江南-宁夏平原 塞外谷仓-河套平原 第七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西北地形 灌溉 水源 河水 高山 融雪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河西走廊 新疆绿洲 河套 平原 宁夏 平原 河西 走廊 吐鲁番盆地 引黄灌溉 天山 河套平原 河西走廊绿洲 在新疆人们利用 坎儿井进行灌溉 吐鲁番的葡萄 重要灌溉农业区 第七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河套平原 第七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宁夏平原 第七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河西走廊 河 西 走 廊 祁连山冰雪融水 第七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河西走廊属中温带的干旱区,年降水量在 50~100毫米之间,由于祁连山的冰川融水的不 断补给,曾经是一个地下水源及其丰富的地区。 现在水资源严重不足。 随着兰新线的开通,走廊内发展了钢铁、 有色金属、石油开采等工业。 “黄河北、阴山南,八百里河套米粮川, 渠道交错密如网,阡陌纵横似江南”。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黄河富 河套,富了前套富后套”。 第七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在有河流水、冰川融水和地下水的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 如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塞上江南”);甘肃河西走廊、新疆的高山山麓等地区,有冰川融水和地下水灌溉,成为西北地区的粮棉瓜果之乡。 (“坎儿井”) 主要农产品: 小麦、棉花、瓜果(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哈密瓜)、甜菜 新疆的长绒棉驰名中外,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区(五大商品棉基地之一——南疆棉区) 第七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第七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第八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第八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坎儿井 第八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第八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河西走廊 将黄河、长江流域的文明同万里之 遥的新疆天山南北农、牧业文明连 结为一体 新疆绿洲农业 地下水和高山 冰川融水灌溉 第八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陆地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兰新—北疆铁路、南疆铁路。 4、交通运输: 第八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主要交通:古代丝绸之路,现代的公路和兰新、包兰铁路干线,南疆铁路。   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以来非常落后,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善西北地区人民的生活,促进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家大力建设了西北地区的交通通信、水利电力设施,根本改变了该区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为该区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第八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目前,本区的铁路、公路和民航事业发展迅速(下图);通信、广播、电视网络初具规模;蒙中西和新疆火电网初步形成。但总体来说,西北地区的铁路、公路、航空运输还远未形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

文档评论(0)

liq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