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创新教案.doc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创新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教案《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第二课时:展示修改   一、欣赏佳作   1.出示学生的一篇优秀作品:   请作者朗读,其他同学边看、边听、边思考:   (1)写谁?人物有什么特点?   (2)什么事表现了这一特点和品质?   (3)哪些细节描写生动地体现来这一特点?   2.交流归纳:   作文就是这样简单、快乐,只要你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身边有很多有趣的人、事、物,记录下来,就是一篇作文。写好一个人,只要写一件能够表现他特点的事情,并且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来写,你写的这个人就会活灵活现地站在文中了。   3.展示作品:   (1)孩子们,每个同学的作文都有自己的优点,说说这次作文中,哪些地方你认为写的不错?可以是一段话、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个词语、可以是一个标点,只要你认为写得精彩,用得恰当的,都可以起来展示给其他小伙伴听听。   (2)学生展示自己作品中的得意处。   二、修改问题较多的习作一篇   1.投影展示习作。   2.评议:   (1)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如:格式、标点、词语的运用、句子是否通顺、选择的事例是否典型、事情的叙述是否清楚   (2)师生共同修改,体验修改的好处和乐趣。   三、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并将修改后的自豪地读给伙伴听听   四、将自己的作文配上美丽的插图,张贴在教室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作文的快乐   〖板书设计〗   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   语句通顺   抓住人物的特点   写出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心理   编辑推荐   创新教案口语交际《劝说》   【教学设想】   多从对方的角度着想,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得体地劝说。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说话的技巧,不要用指责的口吻。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导入话题。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口语交际---劝说。   老师今天遇到了一个小难题,你愿意帮我解决吗?是这样的,下课的时候有一位同学,是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这样太危险了!同学们,你看到了会怎么办?   大家都想劝劝他,那这节课,我们就来争当小小劝说家。   二、学劝说   1.劝说可是一门学问,我们先来看一个劝说的小故事。   出示《一碗馄饨》   一碗馄饨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香喷喷,热腾腾,她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边,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没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没关系,我请你吃。老婆婆很热心地招呼她,来,你坐下,我下碗馄饨给你。   很快,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忽然就掉下来,纷纷落在碗里。   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感激。她忙擦着泪水,对老婆婆说:我们又不认识,而你就对我这么好。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怎么对我?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去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呢?   女孩愣住了。女孩匆匆吃完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眼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喜色:你这个淘气包,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凉了!这时,她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的一辈子恩情视而不见。   学生阅读   想一想:老婆婆说了什么话把小女孩劝回了家?   老婆婆的劝说好在哪里?   师:一碗混沌和十多年的饭,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老婆婆的话打动了女孩,她的话有理啊!她是在以理服人!(板书:晓之以理)   听了老婆婆的劝说,女孩怎么做的?   生:女孩被感动了,回到了自己的家。   师:是呀她被感动了,老婆婆的话不仅有理,还有情啊!她是以情动人!(板书:动之以情)   2.小结:正是老婆婆的话有理有情,女孩才茅塞顿开,重新回到了妈妈身边,看来劝说还真是一门学问,那么劝说时要注意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齐读)   劝慰别人要情感真挚,语言真诚,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另外还要了解对方的性格,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   3.劝说可是一门学问,我们再来看一个劝说的小故事。   比如,开头提到的那一位同学,下课时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高年级同学看到了,对他进行了劝说。   4.你觉得那个同学会接受谁的劝说呢?为什么?   (1)前两个同学说话的语气太严厉,第二位甚至还用指责的语气,让人难以接受。我选择第三位同学。   (2)当然会接受第三位同学的劝说,因为这位同学说话语气没

文档评论(0)

hkhx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