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148分是这样炼成的(孙婧妍).docx

高考语文148分是这样炼成的(孙婧妍).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高考语文 148 分是这样炼成的 ——语文素养冰山模型 本文是 2021 年北京市语文高考状元孙婧妍所写,孙同学深入浅出地给我们讲述了她是如何学习语文的, 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 其中的好多观点是值得家长以及想学好语文、 提高语文素养的学生好好了解的。当然,分数,尤其是高考分数确实是一个人人生的一个助力。不过,希望大家在阅读时重点感受“语文素养〞的养成过程,毕竟, 分数不代表一切,而语文学习能力、语文素养的培养才是重中之重。 分数高的人,语文素养不一定好,而有着相当语文素养的学生,试卷 分数一定不会差。请家长们好好地、有耐心地看完此文,一定会对您 助力孩子学习语文有所启发, 您也可以把它推荐给您的孩子, 让孩子系统直白地了解一下——怎样学好语文! 一、开篇:语文从来是一个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 我高考语文考了 148 分的消息传开后, 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所有学弟学妹、 亲戚朋友的问话中, 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不是 “你是不是很爱读书〞,也不是“你是不是很爱写作〞,而是, “你是不是做了很多题〞 。 听了这样的问题,我很惊讶,因为在我心中,语文从来是一个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 这是一件奇怪的事: 似乎在我们的教育中, 任何学科只要和考试 扯上关系,那么它往往就会走向应试;而对于这个学科的佼佼者,人 扯上关系,那么它往往就会走向应试;而对于这个学科的佼佼者,人 们普遍的第一反响也不是他有天赋或者他有素养, 而是他一定做了异常多的题目、承受了异常多的训练。拿语文来说,在应试观念的影响 下,很少有人会去注意语文这个学科本身的宏大、 它内在的韵律与美感。大家在注意什么呢?分数——或者说,能拿到分数的方法。 对这种观念,我感到难过且可惜,因为我热爱语言、热爱文学,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去注意到中文的博大精深与多姿多彩, 而不是戴着功利眼镜去审视它。“花同样的时间去练习的话,语基和作文提高不 了几分, 但数学我可以多做出一道题〞, 这样功利的想法扼杀了多少发现语文之美的时机,也因而使世界失去了多少潜在的国学、语言、 文学大师,我不愿、不敢去想。 当然,对于语文这个学科,分数与素养是有关系的,但是这种关 系是一种单方向的关系。分数高的人,他的素养不一定好,他只是掌 握了特定某种类型的试卷需要的东西, 而那类试卷之外, 或许他是空白的;而有着相当语文素养的学生,他的试卷分数一定不会差,因为 他有着足够的积累,那些积累足够他挥洒任意一张试卷了。 也就是说,如果要选择一个作为教育目标的话,那么,我认为培养高素养的学生比培养高分数的学生更重要。 无论是对于学生的未来还是学校的教学目标,素养永远比单纯的分数要可靠得多。 说了很多话,还没有说到我理解中的素养。 在现在的教育模式下, 其实一个学生有没有语文素养是很难看出来的。 试卷有着固定的标准答案,一个凭死记硬背做出题的学生和凭自己发挥做出题的学生, 在 答案中是看不出来的,结果只是大家都拿了总分值而已。那么,什么 答案中是看不出来的,结果只是大家都拿了总分值而已。那么,什么 样的学生我会觉得他是有语文素养呢? 这就要回到开篇的两个问题: 读书和写作。 我认为一个有语文素养的学生,应该是会读书、会写作的学生。 二、关于读书:一本好书至少值得阅读两到三遍 阅读,应当是人最早的本能动作之一。阅读始于识字之初,甚至 是识字之前, 每个人在孩提时期都有指着街上的广告、 商铺招牌一字字认读的经历,这就是阅读的雏形。而随着人渐渐长大,他认字的水 平越来越高, 已经开场不满足于正确地读出一个字时的成就感, 而开场对阅读的内容产生好奇时,他就要开场读书。 所有学生都是读书的, 而语文素养的区分, 在于读什么、怎么读、 能不能坚持。 一个有素养的学生能够区分出一本书的时效。 一本言情小说、 一本参考书、一本名著 ,都是人类智力与体力的凝结,去读他们也都可以称为读书。 一个有素养的学生应该能够区分出三者的区别: 言情小说或许能够给人一时的愉悦, 看过以后却什么都不会留在记忆里; 参考书对升学固然有用, 然而高考后也会迅速地被忘诸脑后; 经典名著给人的教育那么是永恒的、 无法磨灭的, 通过阅读名著得来的思考与精神洗礼, 很可能将会伴随人的一生。 如果能够清楚地分辨这些书籍的时效,那么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够做出选择。 在选择了正确的书后, 阅读方法就成为了素养的又一标志。 再好 的书如果只是利用挤公交的时间哗啦啦翻过去, 那么从这本书中汲取 的养分必然将会微少得近乎无。至少就我的阅读体验来看,一本好书 的养分必然将会微少得近乎无。 至少就我的阅读体验来看, 一本好书 至少值得阅读两到三遍: 第一遍略读以满足自己的阅读兴趣并了

文档评论(0)

150****60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互联网产品运营推广以及k12教育内容。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