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公众信息安全保护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环境下公众信息平安保护对策 摘 要:首先,对公众个人信息做出界定;其次,阐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最后,根据抽样调查结果,提出公众个人信息平安保护的建议和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网络;个人信息;平安保护 一、公众个人信息的界定 网络公众个人信息的概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大多参照欧盟?数据信息保护指令?〔Data Protection Directive〕,对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定义为:“有关一个被识别或可识别的自然人的任何信息。〞根据这个定义,个人信息涉及与个人生活、学习、工作等具有亲密关联的、几乎涵盖一切信息,通常可以理解为存在于书面、网络中的个人相关资料。 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个人信息的定义,通常指自然人个体所拥有的,能直接或间接识别其本人的所有数据资料。数据资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个人生理、智力、心理等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是其具有相关关系的个体、社会、家庭以及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随着计算机、等网络信息通讯系统的开展,在网络环境下,对个人信息的界定赋予了新的内涵,可以把这类信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指现实生活中个人社会信息的电子化,但凡在现实生活中属于个人信息的资料,输入电子化设备后,就自然成为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第二类是网络中特有的个人信息〔也包虚拟信息〕,例如QQ号、E-mail地址、微博和网络账号等,以及根据个人需要在网站上注册的用户名、昵称等。 从世界范围不同国家的立法来看,个人信息的法律定义并不统一,大多数主要采用的有“个人数据〞〔Personal Data〕“个人隐私〞〔Individual Privacy〕“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等等,虽然名称不大一样,但其本质并不影响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法律概念的内容。在我国经济社会开展的进程中,一直采用“个人信息〞的称谓,这是与我国信息社会的开展,以及有关信息社会法律体系的构建过程相适应的。在中国的理论中,所谓的“个人信息〞“个人数据〞和“个人隐私〞是亲密相关的概念,但从中文含义的表述以及中国传统化背景下的理解,还是有区别的。个人数据〔Personal Data〕是指标识特定个体根本情况的一组数据资料。再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个人数据〔Personal Data〕仅包括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其中的局部内容,前者是应当是属概念,而后者是种概念,即个人信息从范围上来看,包含个人数据的内容。在中国的法律理论中,“个人隐私〞〔Individual Privacy〕是个人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私生活资料,通常是机密信息,包含私人活动、空间和私人信息,私人空间和私人生活是由一切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活动构成。从形式逻辑关系上讲,“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即个人信息包含个人隐私,个人隐私是个人信息的一局部,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资料,并且信息的主体不愿意公开时,就成为个人隐私。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中国已经进入互联网高速开展的时代,根据新华社的调查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到达7.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 13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7%,超过全球平均程度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程度8.1个百分点。在这样的环境下,个人信息数据的传输和交换日益频繁,如何在网络资源共享下,保护个人信息成为新的矛盾统一体。 建立在互联网技术根底之上的个人数据搜集、传输、利用和处理,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开展,进步了工作效率,为人们的消费、生活提供了便利,但同时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和数据的平安,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 互联网的迅猛开展,使个人信息平安保护成为世界范围的难题。一方面,互联网的存在是以计算机、等网络终端为根底的,个人利用这些设备,登陆互联网,这些相关的个人信息和行为信息等会被记录下来。而这些被记录下来的资料,假如被不正当地开发和利用,将来就会给个人信息平安保护带来隐患。另一方面,互联网资源全球互联、共享,也易导致损害个人信息的行为的发生。 〔二〕研究意义 个人信息平安保护,已经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整个社会都要去关注这个事情。因此,对个人信息的平安保护,单独依靠硬件技术手段是非常有限的,需要加强信息平安教育,进步全民的信息平安意识,人人参与,并要出台配套的法律法规来保驾护航。 三、个人信息平安保护对策 〔一〕增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意识 作为网络终端用户,我们是网络效劳商的消费者,应该认识到自己拥有保护自己个人信息平安的权利和义务。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凹凸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