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四下2-《乡下人家》.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四下2-《乡下人家》.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安排 本课共2课时 课题 2《乡下人家》 课型 新授课 本学期已备 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乡下人家》是陈醉云先生旅居美国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全文语言质朴,节奏明快,采用白描和勾画的写法,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四年级的孩子对于乡下人家所描写的瓜疼攀爬、鲜花绽放、雨后春笋、鸡鸭觅食、门前晚餐、秋虫夜吟等场景的描写,孩子的体会不是很深刻,毕竟这和孩子现在的生活有点远,因此在走进乡下人家的内容,要采用走访、调查、切身体会等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内心驱动。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查字典、联系生活等方式,认识“攀、芍、冠、朴、率、倘、附、捣、绘、谐、纺”等11个生字,借助以往写字经验,归类写字,端正书写“攀、饰、凤、序、朴、素、探、例、率、耸、倘、绘、纺、寄”等14个生字。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2.通过关键词句,学习作者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方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式,感受农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改进 教学重点 通过关键词句,学习作者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方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关键词句,学习作者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方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过程 设 计 学习任务及方式 个性化调整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课时目标改进 1.通过看图、查字典、联系生活等方式,认识“攀、芍、冠、朴、率、倘、附、捣、绘、谐、纺”等11个生字,借助以往写字经验,归类写字,端正书写“攀、饰、凤、序、朴、素、探、例、率、耸、倘、绘、纺、寄”等14个生字。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2.通过关键词句,学习作者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方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板块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欣赏乡村风光,结合生活经验交流:乡村的哪些风景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2.揭示课题。清新自然的乡村风景能给我们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真是令人向往。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乡村走走,看看作家陈醉云先生笔下的“乡下人家”是怎样的。 3.补充资料,了解作者。 陈醉云,著名现代书法艺术大师,原名陈英儒,自号醉云楼主,广东台山人。1962年移民去美,定居旧金山。陈醉云不仅是一位现代书法艺术坚强的拓荒者,而且也是一位坚强勇敢的现代诗人。他的诗作不拘形式、爱憎分明、用词精练而含蓄。著有《寒星集》《乡下人家》《爱的乐章》和《醉云集》 等。 陈醉云,著名现代书法艺术大师,原名陈英儒,自号醉云楼主,广东台山人。1962年移民去美,定居旧金山。陈醉云不仅是一位现代书法艺术坚强的拓荒者,而且也是一位坚强勇敢的现代诗人。他的诗作不拘形式、爱憎分明、用词精练而含蓄。著有《寒星集》《乡下人家》《爱的乐章》和《醉云集》 等。 板块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指名读词,相机正音。 装饰 率领 倘若 朴素 鸡冠花 纺织娘 装饰 率领 倘若 朴素 鸡冠花 纺织娘 棚架 屋檐 时令 觅食 捣衣 向晚 “倘若”的“若”是翘舌音“ruò”,“鸡冠花”的“冠”为第一声“guān”。 2.组织交流,理解词语。 结合图片认识“棚架”“屋檐”“鸡冠花”“纺织娘”;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理解“时令”“捣衣”“向晚”“倘若”。 3.抓住重点,指导书写。 (1)“蹲”“踏”偏旁、结构相同,重点指导右边两部分上下写得紧凑。 (2)结合字理解读“率”字,并指导中间部分的书写笔顺:先中间后两边。 率,篆文“ ”,现在指带领、坦白直爽、不慎重等含义。“” ,像丝织的网;上部的“” 和下部的“ ”,是捕鸟网的竿和手柄。所有与“率”相关的字,都采用“率”作偏旁。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交流: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聚焦结尾,梳理中心词:哪两个词概括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印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齐读最后一段。 板块三:想象画面,感知美好 1.再读课文,想象画面。课文向我们描绘了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让我们边读边想象画面。 2.集体交流,梳理画面。 引导学生用“当我读到……这一段时,我仿佛看到(听到)……”的句式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