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辅助通气并发症.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气管插管、气管套管(统称气管导管)是呼吸道连接呼吸机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到呼吸机的工作效果,有时可危及病人生命。常见并发症如下: (一)气管导管阻塞 (二)喉损伤 (三)气管黏膜损伤 (四)皮下气肿 (五)出血 与气管插管、套管有关的并发症 第二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气管导管可以完全或部分被堵塞,堵管所致的危害视套管 外壁与气管间隙大小和病人呼吸能力强弱而定。引起气管导管 阻塞主要见于: (1)气道分泌物阻塞或呕吐物反流气道; (2)导管的位置不当、气囊滑脱及其他原因引起; (3)导管脱出。 (一)气管导管阻塞 第三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长期气管插管易致喉损伤,插管时间超过72小时,喉损伤 的几率增高,喉损伤中以喉水肿常见,可发生于拔管后数小时 或1天以后,严重者可致溃疡、坏死、肉芽肿形成及喉狭窄。喉 损伤程度与导管的质量、操作、病人头颈活动度和局部循环情 况有关。轻度喉水肿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吸气困难者 应气管切开。 (二)喉损伤 第四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气管黏膜的损伤多表现为黏膜溃疡、坏死、出血,甚至气 管食管瘘等。气管黏膜损伤的原因有: (1)气囊充气过多,压力太大,压迫气管壁形成缺血性黏膜溃 疡、坏死。 (三)气管黏膜损伤 第五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2)物理摩擦: a、气管导管固定不牢,使气管导管上下移动; b 、使用过大型号的导管; c、导管固定位置不正,顶住局部黏膜,可致溃疡或死; d、气管插管时间长,声带受压,产生压迫坏死,形成瘢 痕,以致声音嘶哑。 第六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皮下气肿多发生于气管切开和呼吸机应用的初期。这是因为: (1)气管皮肤窦道尚未形成,导管固定太松,皮肤 下脂肪层较厚或气管切口位置较低,当病人咳 嗽或体位改变时,气管套管可滑出气管切口 外,呼吸机的压力将气体压入气管旁蜂窝组织 中,引起纵膈、颈、胸、头面部等的皮下气肿。 (2)气道内压力过高,空气可以从气囊旁经气管切 口逸于皮下组织。 (四)皮下气肿 第七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3)气管切开时,气管壁损伤,损伤的部位在气囊下端,当加 压通气时,空气从创伤处外逸,引起气肿。 第八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引起出血的原因有: (1)气管导管对粘膜的损伤; (2)气道分泌物的负压吸引; (3)粘膜的慢性炎症等。 应注意人工气道的管理,局部及全身 使用止血药物。 (五)出血 第九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机械通气治疗引致的并发症 由机械通气引起并发症的原因主要是因呼吸机参数调节不当,如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率、压力等或因机器发生故障和护理疏忽。由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引致的并发症有: (一)通气不足 (二)通气过度 (三)气压伤 (四)低血压、休克 (五)氧中毒 (六)呼吸道、肺部感染 第十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导致通气不足的原因很多,主要为呼吸机参数调节不当或呼吸机管道所致。 (1)呼吸机通气压力过低,参数调节不当造成通气不 足,导致高碳酸血症。 (2)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发生矛盾时,亦可造成通 气不足。当出现突然人机对抗时应考虑: a.气囊滑脱堵塞套管; b.气囊破裂,空气外漏; c.套管和气道内分泌物积滞 (一)通气不足 第十一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3)呼吸机管道漏气或连接脱落引起通气 不足。 通气不足呼吸性酸中毒不能纠正甚至加重,并可影响循环功能,在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时,应参考动脉血气分析结果,适当调节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率和压力等,以提高肺泡通气量。 第十二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潮气量和呼吸频率调节不当,每分钟通气量太大,可致通气过度,使二氧化碳分压下降,发生呼吸性碱中毒。 (一)通气过度 第十三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1)及时对呼吸机参数调节,调整潮气量、呼吸 频率,适当减低通气量,避免每分钟通气量设置过 大。对呼吸快而不规则者,可使用镇静药。 对通气过度病人的防治: 第十四页,共二十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