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唐山抗震精神.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华天宝唐山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驻跸而得名,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工业基础雄厚,素有“北方瓷都”之称。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孕育了丰厚的工业文明。唐山是中国评剧的发源地,素有“冀东三支花”之称的皮影、评剧、乐亭大鼓享誉全国,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杰地灵商代属孤竹国,战国为燕国地,汉代属幽州。(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老马识途)唐代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驻跸而得名唐山。清代分属直隶省永平府和遵化直隶州。李大钊,唐山一中是李大钊的母校,唐山市中心区有大钊公园,唐山乐亭有李大钊故居张爱玲(1920.9.3-1995.9.8)原籍河北唐山,生于上海。童年在北京、天津度过,1929年迁回上海。中学毕业后到香港读书。曹雪芹祖籍唐山丰润区,去丰润的路上很明显的大标语写到:“欢迎到曹雪芹的故乡来”。白玉霜(1908—1942),原名郭艳玲,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今唐山丰润区南青坨村人。评剧表演艺术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唱红于津、京、沪及江南许多大中城市,被文化界赞为“评剧皇后”。40年前,里氏7.8级的大地震猝然降临,“地光闪射,地声轰鸣,房倒屋塌,地裂山崩。数秒之内,百年工业城市建设夷为墟土,24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这座城市,遭受1976年大地震的劫难:一片废墟,满目疮痍,有人预言“将从地球上被抹去”;?这座城市,遭受1976年大地震的劫难:一片废墟,满目疮痍,有人预言“将从地球上被抹去”;???这座城市,深切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座城市,被一种梦想所激荡:灾难可以摧毁有形的物质,但摧不垮伟大的精神--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然唐山不失为华夏之灵土,民众无愧于幽燕之英杰,虽遭此灭顶之灾,终未渝回天之志。主震方止,余震频仍,幸存者即奋挣扎之力,移伤残之躯,匍匐互救,以沫相濡,谱成一章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先人后己、公而忘私之共产主义壮曲悲歌。”那一刻,生命何其脆弱。转瞬之间生死两隔;永别亲人,痛何如哉!那一刻,生命又何其坚强!无论是废墟下救出的幸存者,还是带着伤残坚持“活下去”的唐山人,他们直面人生最大的痛楚,用顽强生活告慰逝者,用生命的尊严与努力写下一个个大写的“人”字,刻印在民族记忆深处。震后第10天第一车煤产出震后第14天发电厂并网发电震后第20天造出了第一台机车震后第28天炼出了第一炉钢震后不到一个月,灾区供电、供水、交通、电信等生命线工程初步恢复;震后第一个冬天,灾民全部住进了简易房;震后一年多,工农业生产得到全面恢复;震后头10年,唐山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夺取了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巨大胜利;又一个10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第三个10年,跨入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地震发生后不到半个月,由国务院派出的工作组抵达唐山,进行重建唐山的规划。其后的几年里,唐山聚集了全国最优秀的规划专家、技术人员和工程队伍,开始了世界建筑史上罕见的城市重建。震后一个月,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河北1号小区开工。统计资料显示,到1986年6月底唐山复建完成,恢复建设竣工面积1800万平方米。年底,全市23万户居民搬入新居,占当时总户数的98.5%。唐山人说,10年间,汽车拉走了一个唐山(废墟唐山),内部消化了一个唐山(简易房唐山),重新建起了一个唐山(新唐山)。1990年11月,联合国向唐山颁发“人居荣誉奖”。2004年,获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四十年前,她满目疮痍,伤痕累累

四十年后,她凤凰浴火,展翼高飞高楼林立,通衢如织,这是一座看得见的现代之城。然而,历经时光磨砺,耸立在唐山人民心中的,更有一座看不见的、历久弥新的精神之城。

比钢筋水泥更坚固的,是抗震精神的伟大力量!

唐山人因为感恩,所以博爱,所以无私奉献。唐山月评“学雷锋十佳”,唐山的志愿者活动,唐山的全民道德实践,唐山在国家其他地方出现灾难时候的无私支援,唐山的“帮一点”名片……这一切,充分显示了唐山是一座博爱的城市,正是这种在灾难中凸显出来的至爱弥合了灾难带给唐山人的巨大创伤,才在唐山大地上诞生了无数相互感恩,向全国人民感恩,向党报恩的善行义举。******纪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黑白照片(右图):大地震后,唐山化为一片废墟(1976年7月28日,常青摄);

彩色照片:7月23日拍摄的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夜景。新华社记者牟宇摄震后,唐山化为一片废墟(1976年7月28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优美的文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