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各版本教材《记承天寺夜游》献疑.docVIP

初中语文各版本教材《记承天寺夜游》献疑.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各版本教材《记承天寺夜游》献疑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五个版本中的《记承天寺夜游》各不相同:标题不同,句读不同,文字不同,段落不同,各有优劣。比较探究,疑案重重,究竟谁是正统?盼大方之家指正。

【关键词】《记承天寺夜游》五个版本各不相同比较献疑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小品文的名篇,其疏朗宁静的景物描写,豁达洒脱的心境,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目前各版本初中语文教材均选入此篇,笔者在研读其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五个版本时发现,《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竟然没有两篇是一样的。

首先从出处看,语文出版社①、人民教育出版社②原文选自《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但全文字数却不尽相同,分别是八十四、八十五个字;上海教育出版社③、江苏教育出版社④原文选自《东坡志林》卷一(中华书局1981年版),全文字数为八十四字;北师大出版社⑤原文选自四川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宋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全文字数八十五字。

其次,从结构、句读、讹误上看有下列不同:

类别

内容出入

出版社

频率

结构

一段

人教版、沪教版、北师版

3

两段

语文版

1

三段

苏教版

1

句读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人教版、沪教版、语文版

3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北师版苏教版

2

藻、荇

人教版北师版

2

藻荇

语文版沪教版苏教版

3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人教版北师版语文版苏教版

4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沪教版

1

讹误

念无与为乐者

人教版北师版语文版

3

念无与乐者

沪教版苏教版

2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人教版沪教版北师版苏教版

4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语文版

1

在结构上,语文出版社将全文分为两段,将记叙与描写、抒情分开;苏教版则将全文分为三段,记叙、描写、抒情分别独立成段。这样的结构安排,使文章层次结构更为清晰,便于学生阅读学习;但从文意的角度思考,苏轼逢月欣喜,率性而为,起身至承天寺寻知音赏月,“怀民亦未寝”,心有灵犀,何等的惊喜!澄澈的月光,疏朗斑驳的竹影,豁达悠闲的心境,如潺潺的流水在笔端划出……文意心意水乳交融,一气呵成。如从中断开分为两段或三段,则有割裂文脉之嫌。

在句读上,“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北师版和苏教版将“夜”字独立断开,从语言表达上看,不符合我们日常的表达习惯;从诵读的角度看,读起来不是朗朗上口;从语义上看,“夜”字独立存在,似乎也无特指强调的价值。因此,从诵读习惯,言简意赅的角度思考,笔者认为还是与前句融为一体为好。

“水中藻荇交横”一句中,“藻荇”需不需要断开?我们先看一下“藻荇”具体指什么?

198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中无“藻荇”或“荇藻”一词。《辞源》中对藻的解释是“水草的总称”,“荇”字中有“荇菜”一词,“水生植物名,又名荇”。

1995年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汉语大字典》中介绍,“藻,藻类植物,古专指水藻”。“荇菜,龙胆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茎细长,节上生根,沉没水中。叶对生,漂浮水面。夏秋开黄花。嫩茎可食,全草入药,又可作饲料或绿肥”。

百度百科中介绍:“藻泛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是隐花植物的一大类,无根、茎、叶等部分的区别,有叶绿素可以自己制造养料。”

荇主要指荇菜,《诗经》中就有“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它是一种水生的种子植物,有根、茎、叶和种子。

可见,水藻是一种水生的藻类植物,荇菜是一种水生的种子植物。在苏轼那个年代,受科学认知的局限性,也许“藻荇”就是一种水生植物的总称,不需要再从中间顿开。但时至今日,在“藻荇”中间加上顿号,将两种植物区分开,更能体现科学性与时代性,否则容易混淆两个概念。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一句中,到底加问号还是逗号呢?从表意上看,两者均表示肯定的意思。但从文意来看,美景加知音,是人生一大幸事。“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原来是竹柏的影子啊”,兴致很高的苏轼似乎与读者兜了个小圈子,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发现谜底后喜不自禁,手舞足蹈。于是他又与读者开起了玩笑,“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你们为何不见此景呢?在读者沉思时刻,他洋洋得意地说:你们呀,缺少我们这样清闲的心境啊!两个问号使本已摇曳生姿的愉悦情感再起波澜,怡然自得之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用了逗号,语势过于舒缓,情感表达略显平淡,流露的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淡泊心态,与前文“盖竹柏影也”的惊喜之情,反差巨大。

因为出处不同,各版本原文在一两个字上略有增删。抛开文献出处、出版时间早晚,如果根据上文粗浅的分析以及调查数据来看,比较合适的版本应当是现在的人教版版本: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