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儿童与数学之间.pdf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走在儿童与数学之间

王俊:各位老师,大家好!曾记得十多年前,小学语文教学界曾经在南通研

讨过“小语姓语、小语姓小”的话题,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时隔十年,小学数学

教学的现状也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小数姓数、小数姓小”的问题。今天,就

让我们以“行走在儿童与数学之间”为主题展开研讨,希望能就此问题给出我们自

己的思考。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体现本次研讨的针对性,前段时间,我们在全

校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小学生数学学习学情调查”,内容涉及教学内容、教师、教

法、作业、测试等诸多方面。我们先请参与调查的老师汇报一下调查的情况。

丁爱平:我调查的是低年级学生。他们觉得数学“很有意思”的占60%,觉得

数学“好玩”的占14%,“有点难”的占25%,“太难了”的占1%;最喜欢的数学内容

中,“解决问题”占45%,“计算”占30%,像图形、统计、认数等小单元学生不太喜

欢。喜欢做“老师另外抄的题目”的占40%;喜欢“动手做实验,遇到困难时再请

老师帮忙”的占52%,“喜欢老师仔细讲、慢慢讲”的占28%,“喜欢老师提出问题让

我们讨论”的占20%。

陆银海:我调查的是中年级学生。在中年级所给出的问卷结果中,我们发现

有与低年级学生相似的情况,比如觉得“数学很有意思”“数学很好玩”等,但相比而

言,理性的判断与认识正逐渐占据主流。比如,他们不会过多地追求家长的奖励,

也不再迫切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他们更多地认为,数学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

具有挑战性,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尤其是,相当数量的学生对于数学的难度表

现出了较低年级学生不同的体会。在他们眼中,难度正是挑战性的表现。正因为

有难度,数学学习才趣味无穷。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1/16

于建:从刚才两位老师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数学在小学生的眼里还是

很有魅力的。这种状况我在高年级的调查问卷中也能鲜明地感受到。与其他年级

相比,高年级学生对数学的感受更趋理性、更具个性。有85.6%的学生认为自

己的数学学得好和比较好,有98.5%的学生(渐渐)喜欢上了数学。在对学习内

容的喜好上,他们更倾向于“统计”“探索和实践”“找规律”等内容,他们不喜欢“小数

除法”“分数加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公倍数和公因数”等。谈到喜欢的原因时,有

93.5%的学生因为数学有趣、富有挑战性;有78%的学生因为数学有用。

王俊:三位老师辛苦了!尽管这样的三份调查数据与结果对我们究竟意味着

什么,还需要我们作更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但至少有一点大家应该可以达成共识,

那就是:儿童对数学的感受与体验,与我们成人相比,既有共通性的成分,也存

在着某种独特的个性,我们不妨把这种差异或个性称其为儿童性。既如此,那么,

要想“行走在儿童与数学之间”,首要的问题是:儿童数学究竟是什么?这似乎是我

们今天的沙龙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儿童数学是什么?

王俊:不止一名高年级学生在调查中这样描述“理想中的数学课堂”:“要是数

学学习像玩游戏那样,那该多好呀!”对此,老师们如何看待?

许飞:这种情况其实很普遍,不仅仅只出现于高年级学生。我想,这是不是

意味着,在孩子们心目中,数学不只是一种工具,她本身就是一种游戏。或者说,

学生渴望数学应该具有游戏的某种特质,让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

丁爱平:的确,数学是一种工具,它是有用的。但对于儿童来说,我觉得“有

趣”比“有用”更重要。我女儿上二年级,老师带他们到操场上去步测。作为数学老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2/16

师,我当然知道老师的用意是为了让孩子掌握步测的技能,并会在实际生活中使

用步测。可当我回家后,问女儿到操场上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时,她竟回答:没

学到什么呀,不过很开心、好玩!瞧,我们成人精心设计的“有用”到了孩子这头就

只剩下“有趣”了。

任卫兵:但是,不能说“有趣”就没有教育意义。你女儿今天或许只觉得这个

游戏“有趣”,但以后经常玩,慢慢琢磨,就会逐步体验到步测的“有用”。“有趣”到“有

用”的演变是有个过程的。

顾宁燕:我觉得对儿童过分强调有用太沉重了。我们不能把成人对问题的功

利认识过早强加给孩子。孩子是真正的弱势群体,我们不能只一味地要求孩子像

成人一样思考问题、对待问题

文档评论(0)

霞光满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