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直播电商虚假宣传法律制度完善路径.pdf

浅议直播电商虚假宣传法律制度完善路径.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直播电商虚假宣传法律制度完善路径

一细化直播电商行为的法律属性

直播电商中的推介行为是否构成“商业广告”,是解决虚假宣传法律适用问题的关键。

商业广告的实质是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提供者的意见传播,如果推荐行为实际上是借“他人之

口”表达“卖家之意见”,应被认定为商业广告。但存在这样的情况:网红与商家存在“实

质性关联”,推荐活动中主播表达的是个人观点,应当如何认定?本文认为,这样的规定虽

存在一定的瑕疵,但是强化了“实质性关联”这一客观标准,对于虚假宣传的治理具有重要

意义。直播电商的推荐行为应结合具体情形以细化区分法律属性。

(1)对于在直播间的设置、展示中明显出现赞助品牌的商标、字号、宣传口号等标志

性提示,购物链接以及主播陈述中声明属于商业广告的,应当按照商业广告来处理。此类广

告应当符合“可识别性”的要求。

(2)根据《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第3条第2款第4项的规定,法律、法规和规

章规定的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的信息,不应当认定为广告。比如,对生产者、用途、性

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等情况进行客观描述,不属于广告。但是如果在对以

上情况进行陈述的同时,也表达了主播的主观感受和商品偏好,并且主播与商家存在“实质

性关联”,这种情形仍属于广告行为。因为该情形下,主播的意见仍然是商品经营者或服务

提供者的意见,且依托主播影响力实现了信用背书,具有广告的实际效果。

(3)如果直播电商主要是通过低价和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而不是以测评、对比、现

场示范等中立身份进行推荐,该种情形不应认定为广告。该情形是借助主播影响力与商家兑

换的利益让步,从保护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并不会实际影响到对商品和服务本身品质的判断

和自主选择权。但是,对价格优惠方式若存在虚假宣传,对市场竞争产生不利的影响,仍要

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处罚;若同时存在“主播荐证”和价格优惠的宣传方式,应根

据虚假宣传的内容、消费者对产品本身品质的认知等因素来判断。

二明确主播的“广告荐证人”身份及法律责任

直播电商吸引消费者的原因,不仅在于主播的描述有煽动效果,更重要的是可视化的荐

证能帮助消除顾虑,加之对主播如同“朋友”一样的身份预设,都使消费者产生更多信任。

“广告荐证人”这一用语,更能体现直播电商活动中主播的主体功能与作用,从而维护消费

者的信赖利益。“广告荐证人”在法律上的明确,不仅需要转变对“广告代言人”传统观念,

也需要在立法上实现规则的协调统一。

从法律解释适用的角度来看,商业模式的创新过程实际上也是法律涵涉范围的动态调整

过程。实现“广告代言人”到“广告荐证人”的过渡,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理论与实务部门

进一步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主播属于《广告法》中广义层面的“广告代言人”。立法部

门也认可主播身份的独立性,意图赋予其法律意义上的人格化地位,《行为规范》和《指导

意见》都提到了主播责任,“直播内容构成商业广告的,须承担《广告法》中广告发布者、

广告经营者、广告代言人的义务与责任”,然而对于何种直播内容构成商业广告,相关规范

没有明确规定。或许因考虑到法律适用实然状态下可能造成的混乱,目前我国仍采取谨慎的

态度。

本文认为,立法应当认可主播的“广告代言人”身份,并对“广告荐证人”的规则循序

渐进地完善。一方面,需要在立法中明确区分“形象代言人”与“广告荐证人”,特别对以

证明方式进行推荐的主播,规定更高的注意义务和责任。原因在于:相较于广告推荐,广告

证明在引起受众注意并强化其信赖方面具有更强的效果,故虚假证明对于损害发生的原因力

更大,其因果关系更容易判断;广告证明应承担更高的注意义务要求;虚假证明的主观恶性

更深等等。另一方面,应根据与其他参与主体不同的合作模式,综合判断主播的法律责任,

至于目前法律中要求的义务,比如广告主的“核对”义务,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资质

要求等规定,可以通过部门规章的形式,根据直播电商的特点作出调整与更新,实现新业态

下积极的、有针对性的法律制度回应。

三灵活适用“虚假广告”与“虚假宣传”

“虚假广告”与“虚假宣传”,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存在欺骗或误导性的商业宣

传,不属于“虚假广告”的,未必就是法律意义上的“虚假宣传”。与绝大多数的违法行为

与其危害结果的同时性不同,虚假广告行为与其危害结果的产生往往有时间间隔,但这并不

表明没有危害。

直播电商中有一些具有虚假宣传效果的行为,仍处于法律规制的模糊边界,比如未披露

与商家的“实质性关联”,该情形在

文档评论(0)

公文编写,试卷编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