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模板刚浅谈声乐作品的演唱方法.doc

论文模板刚浅谈声乐作品的演唱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

毕业论文(音乐教育)

题目:浅谈声乐作品《一杯美酒》

的演唱方法

专业:音乐教育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

2016年月日

目录

TOC\o1-3\h\z\u内容摘要 1

序言 1

一、了解作者和作品的背景 1

二、结合歌词及旋律体会作品的表达情感 2

三、解读作品的风格特点 3

四、找到自己合适的调 3

五、掌握节拍强弱的律动感 3

六、练声 4

七、情感的处理 4

八、结语 4

参考文献 5

PAGE1

弹性,速度也要加快,表示一种决心。从乐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开始,要速度放慢,节奏拉宽,一字一顿,唱的坚定有力、气势磅礴。最后“坚强”两字,“坚”字,一音一顿,在高音“re”上延长后强收,换气后强咬唱出“强”字,然后渐强至强收,更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精神威力[2]。

解读作品的风格特点

《黄河颂》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在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是紧密相承的。《黄河颂》开篇明确“歌颂黄河”的主题,展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

热情激昂的音乐旋律男声独唱歌曲《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乐章(主体乐章),曲调壮丽庄严,抒情优美;它以中国民间音调和五声调式为基础,与西洋大小调式自然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浓厚的民族特色。歌曲通过对黄河形象的描述和对黄河历史的回顾,歌颂了黄河孕育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灿烂文化和文明古国的博大胸怀,是一首充满豪放激情、磅礴大气和感情深厚的史诗性的颂歌。

《黄河颂》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黄河颂》,是黄河的颂歌,是时代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忍不拔、永往直前的颂歌。

四、找到自己合适的调

依据作品分析,此曲为D大调,根据自己平时的练声音域,可以为C调或者降B等,但是切记上升和下降不能超过小三度,音乐的本身特色,一般歌曲上下达到小三度的话容易导致失去原创歌曲的味道和情感以及创作初衷,尤其像这种著名的大作品更是要把握好,所以要适时的找到并确定适合自己的调。建议男低音用降B调,男中音用C调,男高用E调。

五、掌握节拍强弱的律动感

节奏是音乐的支柱、乐感的核心,只有保持音乐节奏等速稳定,灵敏地适应随节奏变化,才能在演唱中表现出很强的乐感[3]。例如唱到“金涛澎湃”的四拍时值,尽可能作一点渐强,在“掀起万丈狂澜”的“掀”字上唱出一个明显的强音力点,这样能够表现出心潮澎湃的气概。整个乐句一口气唱完与“我站在”三个字之后吸气的演唱效果显然是不同的。我们在唱这一首作品时,不能像绷紧的弦一样,每个音都很强,每拍都很重。只要基本保持开始的速度,把节奏中的强拍,要唱出律动性,歌词中的重点字突出唱来,就达到演唱要求了。

六、练声

我拿自己为参考,我用C大调演唱,此曲的最高音为小字二组的e,最低音至小字一组的c。再根据歌词发现有许多开口音,那么,先练三度的“啊”开口音,然后再练五度音阶开口音“啊”,再练三度“昂”母音,再练五度“昂”母音。因为作品需求以及学习的需要,哼鸣和跳音是必练的,再可根据自己擅长及喜爱的练声方法,反复科学的练习[4]。

七、情感的处理

《黄河颂》这首歌曲整体上是在比较强的声音力度上抒情。要唱出“赞”“颂”的语气,从关键的词、短语式的句、呼告语以及层意来把握。不管歌词多么令人激动,歌终究是歌,声音的歌唱性是演唱好歌曲的最基本的保证。根据壮丽、宏伟的歌曲特点,演唱时要气息稳健、声音舒展、音值饱满。最高音“mi”出现了9次,“啊,黄河!”重复了3次,演唱时处理得不好会絮烦平淡,使乐曲失去光彩。演唱者应注意每个“啊”都不一样,重点要放在第3个“啊”上。开头第一句出现的高音“mi”一定不能用全力去唱,这样才能有“后劲”,才能在后面将音乐推向高潮,产生感人的效果。在全面理解和分析了作品之后,反复地将这些要领默记心中,熟练掌握,在舞台上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艺术再现[5]。

八、结语

通过这一首声乐作品,我们要学到的不止是简单的会唱这首歌,更重要的是,了解作品背景,通过背景结合词曲解读此作品的高深的情感。通过作品的情感,升华自己内心的爱国情感。

参考文献:

[1]周小燕.《声乐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1990年

[2]赵梅伯.《歌唱的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

[3]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

[4]金铁霖.

文档评论(0)

135****82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