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0)--实验31 动态法测杨氏模量-预习报告模板.doc

(4.2.10)--实验31 动态法测杨氏模量-预习报告模板.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第PAGE5页共NUMPAGES5页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第PAGE1页共NUMPAGES5页

实验题目动态法测杨氏模量班级姓名学号

日期2017年月日实验室任课教师签字报告成绩

【实验目的】

1.学会用动态悬挂法测量材料的杨氏模量;

2.学会用动态支撑法测量材料的杨氏模量;

3.学习用外延法测量,处理实验数据;

4.了解换能器的功能,熟悉测试仪器及示波器的使用。

请课前阅读教材或其他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预习问题】(不需要写出答案,课堂上教师会提问,回答正确才能开始实验)

1.什么是材料的杨氏模量?

2.静态法和动态法各有什么特点?

3.根据动态法的原理,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4.不同长度的物理量应怎样选择测量工具?

5.换能器的原理是什么?

6.激振器和拾振器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7.共振频率和固有频率有什么不同?

8.测试棒的节点在什么位置?

9.怎样在示波器中观察共振信号?

10.怎样才能准确找到信号振幅最大时的频率?

11.实验过程中,频率应怎样调节,才能快速找到共振频率?

12.什么是外延法?

13.使用外延法作图,横坐标、纵坐标怎样定义?

14.节点处基频的振幅为什么是零?

15.大范围调节频率时,为什么会有很多个共振图像?

16.不同材料的金属棒,共振频率大概在什么范围内?

【实验原理】

1、动态法测量杨氏模量的原理是什么?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2、画出实验装置连接的示意图,并说明信号发出和接收的过程。

3、共振信号怎样判断?怎样才能提高共振频率的测量精度,减小误差。

【实验仪器】(阅读教材或其他资料尽量写出所有用到的仪器)

【注意事项】

1.测试棒不可随处乱放,保持清洁,拿放时应特别小心。

2.安装测试棒时,应先移动支架到既定位置,再安放测试棒,应确保测试棒横向水平,棉线与测试棒轴向垂直,两棉线悬挂点到测试棒端点距离相等,且测试棒处于静止状态。

3.更换测试棒要细心,避免损坏激振和拾振传感器;特别注意不要用手掰、碰激振器2和拾振器2上面的支撑海绵。

4.寻找共振频率时,要先将频率粗调到共振频率附近,此时注意观察示波器显示屏,同时细调频率,避免错过共振峰。

【实验内容】

1、熟悉仪器,明确各部分名称、作用,熟悉各种基本测量工具;

2、调节支架,安装测试棒,连接信号发生器、示波器;

3、根据测试棒共振频率的大致范围,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并在示波器中调节出共振信号;

4、可以选择悬挂法或支撑法测量室温下黄铜棒、铝棒、不锈钢棒的共振频率,将信号发生器显示的频率读数记录下来;

【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处理

表1金属棒直径的测量

直径d

零点误差

1

2

3

4

5

6

平均值

黄铜棒

铝棒

不锈钢棒

(注:表格内应填测量时的直读值,计算平均值时应考虑零点误差,填入修正后的结果)

表2外延法确定共振频率(节点位置约为刻度49.68mm处,共振频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即可)

测量位置(mm)

共振频率(Hz)

20

30

40

60

70

80

黄铜棒

铝棒

不锈钢棒

以测量位置为x轴,共振频率为y轴作图,通过外延法确定基频共振频率。

(手工坐标纸作图或计算机作图,标清楚坐标轴物理量、单位、刻度等信息)

(在图中通过外延法找到基频共振频率填入表3对应位置)

表3金属棒物理参数的总表

测试样品材质

黄铜

不锈钢

直径d(mm)

样品长度L(mm)

样品质量m(g)

41.0917

13.6435

38.6599

基频共振频率f1(Hz)

二、杨氏模量的计算

将各物理量的平均值代入求出各种材料的杨氏模量。

(写清公式、代入数据过程、单位,注意结果保留的有效数字的位数。)

黄铜:

铝:

不锈钢:

【思考题】

1、请分析共振频率测试时,干扰信号的来源?这些干扰信号应怎样避免?(可以从改进实验仪器、改善实验环境、提高实验技巧等角度分析)

【实验小结及建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7****28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育,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与分享,让我们共同进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