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笔字讲义分析和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笔字讲义

主讲人:

三笔字指的是毛笔字、钢笔字和粉笔字,“三字一话”是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因此,作为教师,三笔字这门技能课具有非同小可的重要意义,是教师传授知识信息、传播审美观念、传承民族文化、塑造自身形象的重要载体。“三笔字”课程本来是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必须选修的一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高师学生能运用钢笔、毛笔和粉笔规范、准确、快捷、美观地书写汉字,并能掌握一定的书法简史和书法审美知识,为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指导学生练字做好准备。此课程在各师范院校已开设10多年了,然而,却一直是边缘课程,未与其他技能课程一样,得到应有的重视而确立其相应的学科地位。据了解,大多数院校开设约32节课,约16周,有的更少。非师范专业几乎不开写字课,有的院校象征性地开设约10课时的书法校选课。在当代文化语境下,人们对书写功能的认识逐渐淡薄,电脑的普及使书写的社会功能不断退化,应试教育使中小学的写字教育形同虚设,有名无实,并未象音乐、美术一样走进课堂,纳入正规的素质教育科目,中小学的书写水平早就下滑。而高校的扩招,电子媒介(电脑、手机、电视等常出现大量错别字)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的书写水平越来越差。高师生的书写基础更是日趋低下,连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一些青年教师也在其行列中。所以许多毕业的学生参加工作后三笔字基础较差,为弥补这一缺陷,各县教育局都进行过教师基本功培训。临城县近几年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培训,教文体局决定今年进行,于是,就开了这个班。由于教师们平时教学任务比较繁忙,就利用了星期日的时间,同时还考虑到给老师们一定的休息时间,就隔一周进行一次。三笔字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开始练习会有明显提高,但提高到一定程度再想提高就有点费力了,这次培训只是给老师们一个学习的机会,帮你们练习三笔字起个头,主要的功夫还是要靠老师们下去多练习多留心。

第一讲书法概述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而在世界上,拥有书法艺术的民族屈指可数。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具有很深厚的韵味。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到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基本定型。书法时刻散发着古老艺术的魅力,为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所喜爱。

一、先秦书法

先秦是指从远古到秦统一六国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经历夏、商、周、春秋、战国等朝代。那时人们刚脱离蛮荒时代,民风质朴,性情自然天真。华夏先民早期的造字和刻写行为,是因使用而存在,因实用而发展。而他们的刻写自然规整。已流露出美的意识。因此,可以说汉字与书法的产生是同步的。先秦书法的发展大致如下:

汉字起源(仓颉造字说)—甲骨文(刻写在龟甲、兽骨、贝壳上的文字)—金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石鼓文(系秦大篆,是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为十个鼓形石头,每个镌刻着一首四言诗)—简牍帛书(写在竹片、木牍、绢帛上的文字)

先秦书法的主要特点:先秦书法出现于人们的书法意识尚处于自然状态的历史阶段,因此具有整齐、规范、统一、对称、率意、天真、朴拙等审美特点。

二、秦汉书法

秦汉时期是中国书法史上书体变化衍生最丰富、最复杂的时期。它产生了小篆、隶书、章草,出现了行书、楷书的雏形。书法逐步脱离使用而成为人们创作和审美的对象。

1、秦代书法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央集团的封建王朝。为改变“文字异形”的状况,秦始皇采纳了丞相李斯的建议,“罢其与秦文不合者”,由大篆改为了小篆,统一了文字。小篆因仅在秦代使用,又称秦篆。又因秦代刻文大多出自李斯之手,所以又称“斯篆”。

秦隶的创始:隶书是将篆书的圆转笔画变为方折,变篆书形体的长方为扁方,使用笔和结构更趋简化的一种书体。关于隶书名称的由来,相传是由于隶书的创始人程邈做过徒隶(囚犯、徒工),故而得名。

2、汉代书法

汉代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发明了造纸术,设立了鸿都门学,以书取仕。为汉代书法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

汉隶的成熟和大盛:两汉虽然仍沿用篆书,但占主要地位的却是隶书。到东汉桓帝、灵帝时期隶变的经过已完成。隶属的用笔方圆藏露兼备,提按顿挫分明,蚕头雁尾是隶书最具特点的笔画。隶书左右笔画舒展,呈对称的“八”字形,所以汉书也叫“八分”。汉隶的定型和繁荣,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作为一种新书体,它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从此,汉字告别了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阶段。

书法五体应运而生:汉代除了篆书、隶书以外,草书、行书、楷书也在隶书的基础上相继出现。产生了草书的先声—章草。草书专指章草和今草。章草笔画之间虽有钩挑牵丝,但字字独立,还有隶书“雁尾”的笔意。今草脱离了隶书的意态,字字牵连如行云流水。行书又称“行狎书”,是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相传为东汉刘德升所创。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