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宋参知政事王安石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二)春秋战国:荐举功劳制(世官向尚贤的转变);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战国策﹒燕策二》

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史记﹒赵世家》

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韩非子》

有军功者,各以率上受爵。——《史记﹒商君列传》;1、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乙同学成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三)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四)汉朝:察举制;材料2: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2)局限:

①容易任人唯亲,滋生腐败;

②选官权被世家大族操纵;

③后期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④不利于中央集权。;※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1、积功劳为官:官吏升迁制度,官吏以累计功劳取得升迁的资格。

2、征辟制: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由皇帝征辟和公府、州郡征辟两种。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

;(2017·海南高考·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1)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

(2)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平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

(3)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1)积极:①早期为曹魏政权选拔了大量人才

②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对魏晋南北???时期的家学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2)消极:后来门阀士族势力发展,中正只看家世,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分科考试选拔人才;(3)内容:;(4)发展过程:;2.两宋:进一步发展完善;(2020·全国Ⅱ卷高考·26)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北宋后期,朝廷在科举考试中对北方地区的考试单独分配录取名额,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其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重文轻武B.北方长期战乱

C.经济重心不断南移D.吏治腐败?;3.元朝:科举中落,时断时续;4.明清:由盛到衰,日益僵化;明朝洪武年间的南北榜案

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科举录取的五十一人居然全部都是南方人,这引起了众多北方学子的不满,联名上书,质疑主考官刘三吾等人舞弊、偏袒南方人。结果朱元璋大怒,下令换人重新阅卷,结果发现呈上来的北方学子的试卷文理不佳,还带有禁忌之词,进而佐证此次科举公正无私。但北方学子对复审结果不满,又质疑张信等复审官得到了刘三吾的授意,故意上呈水平差的卷子,混淆圣听。朱元璋再次大怒,将相关官员处死、流放,并下令六月再次考试,自己亲自监考取士,又录取了六十一人,全部是北方学子,才终于平息这次事件。;明朝科举考试中采取南北卷制度;根据材料,分析科举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影响。;时间;;;2、魏晋南北朝:;;;;朝代;(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监察地方郡国。;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4、元朝:;皇帝;5、明朝:;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临察网络。;6、清朝:;总结升华:中国古代官员监察制度发展与特点;特点;;1.(2021·全国甲卷)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