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传染病转诊指南.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妇幼保健传染病转诊指南

一、引言

妇幼保健传染病转诊是保障母婴安全、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的重要措施。本指南旨在规范妇幼保健传染病转诊流程,提高转诊效率,确保母婴安全。

二、转诊原则

1.及时性: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应立即启动转诊程序。

2.安全性:确保转诊过程中母婴安全,避免交叉感染。

3.就近原则:优先考虑将患者转诊至最近的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

4.协同性:加强医疗机构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转诊工作顺利进行。

5.保密性:保护患者隐私,避免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三、转诊对象

1.孕妇:孕期感染传染病的孕妇。

2.产妇:分娩过程中或产后感染传染病的产妇。

3.新生儿:出生后28天内感染传染病的新生儿。

4.儿童:感染传染病的儿童。

四、转诊流程

1.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妇幼保健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隔离,并通知院内相关部门。

2.评估患者病情:根据传染病疑似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评估患者病情,决定是否需要转诊。

3.启动转诊程序:确认需要转诊的患者,应立即启动转诊程序,联系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并告知患者及家属转诊原因、目的地和注意事项。

4.转诊前的准备: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治疗和护理,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同时,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5.护送患者:安排专业医护人员护送患者,确保转诊过程中母婴安全。必要时,联系急救中心或公安机关协助。

6.交接患者:将患者安全送达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后,与接收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交接,详细告知患者的病情、治疗经过和注意事项。

7.跟踪随访:妇幼保健机构应定期与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沟通,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及时向患者及家属反馈。同时,为患者提供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持。

五、注意事项

1.传染病疑似病例的隔离:在转诊过程中,确保传染病疑似病例与其他患者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个人防护:医护人员在接触传染病疑似病例时,应穿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隔离衣等。

3.消毒措施:对传染病疑似病例的居住环境、使用物品等进行全面消毒。

4.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患者及家属的合法权益。

5.培训与演练: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转诊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开展转诊演练,检验转诊流程的可行性。

六、总结

妇幼保健传染病转诊是保障母婴安全、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的重要措施。本指南从转诊原则、转诊对象、转诊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规范妇幼保健传染病转诊工作,提高转诊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各医疗机构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本指南,确保母婴安全。

(完)

妇幼保健传染病转诊指南

一、引言

妇幼保健传染病转诊是保障母婴安全、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的重要措施。本指南旨在规范妇幼保健传染病转诊流程,提高转诊效率,确保母婴安全。

二、转诊原则

1.及时性: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应立即启动转诊程序。

2.安全性:确保转诊过程中母婴安全,避免交叉感染。

3.就近原则:优先考虑将患者转诊至最近的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

4.协同性:加强医疗机构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转诊工作顺利进行。

5.保密性:保护患者隐私,避免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三、转诊对象

1.孕妇:孕期感染传染病的孕妇。

2.产妇:分娩过程中或产后感染传染病的产妇。

3.新生儿:出生后28天内感染传染病的新生儿。

4.儿童:感染传染病的儿童。

四、转诊流程

1.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妇幼保健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隔离,并通知院内相关部门。

2.评估患者病情:根据传染病疑似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评估患者病情,决定是否需要转诊。

3.启动转诊程序:确认需要转诊的患者,应立即启动转诊程序,联系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并告知患者及家属转诊原因、目的地和注意事项。

4.转诊前的准备: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治疗和护理,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同时,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5.护送患者:安排专业医护人员护送患者,确保转诊过程中母婴安全。必要时,联系急救中心或公安机关协助。

6.交接患者:将患者安全送达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后,与接收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交接,详细告知患者的病情、治疗经过和注意事项。

7.跟踪随访:妇幼保健机构应定期与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沟通,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及时向患者及家属反馈。同时,为患者提供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持。

五、注意事项

1.传染病疑似病例的隔离:在转诊过程中,确保传染病疑似病例与其他患者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个人防护:医护人员在接触传染病疑似病例时,应穿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隔离衣等。

3.消毒措施:对传染病疑似病例的居住环境、使用物品等进行全面消毒。

4.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患者及家属的合法权益。

文档评论(0)

183****743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