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2024兴宁一中高三年级第二学期5月9日质检测试

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世界并没有作为实体的气候,它是一个历史的、文化的概念。英文“climate”一词,来自古希腊语,原意为“倾斜”,可简单表述为:地面上太阳辐射倾斜角度一致的区域。直到十六世纪,法语文学作品中才将climate与天气联系起来,这意味着至少到那时,欧洲日常用语中的“气候”已经具有与今天类似的含义。就科学观念而言,气候至十九世纪形成了其科学定义:一个国家或行政区天气的平均状况。气候与每天变动不息的天气不同,它通常意味着一种稳定状态。

中文的“气候”则是另一个故事。儒家经典文献《礼记·月令》奠定了中国传统的月令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关于气候的一种典型认识。它描述了孟春之月:“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四时运转、寒暑交替、草木荣枯、鸟兽化生,都在气的循环中,乃至于人的身体变化也在此循环中,这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气的四时循环与候(时候、物候)一起,联结天、地、物的三才系统,构成了一整套关于气候的理论。气候的异常改变属于传统灾异学说,在两千多年的大部分时候都与大一统或地方政权的政治紧密相关。

(摘编自孙萌萌《气候如何成为洪水猛兽》)

材料二:

欧洲历史两次黑死病大流行,都发生在全球气候由暖变冷的巨变期,这是否是一种巧合?关于鼠疫杆菌的溯源,今天的流行病学家依然在研究,通过DNA溯源,目前比较认可的说法是鼠疫是从亚洲传到欧洲的。人们往往看重直接的途径,如有一种说法认为是从欧亚草原的旱獭传人直至欧洲的;还有一种说法是进攻缅甸的蒙古骑兵把黑死病病菌带到了欧亚草原并带到了欧洲和中国。但无论哪种说法,人们似乎忘却了一个事实,即这一时期发生了地球上的气候剧变,而且欧洲发生变化的时间总是与东亚不同步,总是要晚一些,但总体上是一致的。竺可桢在1936年发表的一篇名为《气候与人生及其他生物之关系》的文章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细节,文章指出:“如猫、狗和老鼠等,除了身体的一小部分,是没有汗腺的,因此就不能抵抗很高气温,一只老鼠在静止的空气中,气温若增加到38℃就会死。”气候变冷给鼠类繁殖与活动创造了一定有利条件,而气候巨变也可能引发致病菌使其产生变异,这极大地增加了老鼠身上致病菌传播的风险。蒙古骑兵只是扮演了传播黑死病的有形的手,而真正推动这一切的则是气候这只看不见的手。由气候驱动的黑死病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促使中西方走向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中国在元末明初经历数十年的战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加之饥荒、瘟疫等死亡因素,《剑桥中国经济史:古代到19世纪》记载:“人口至少减少了15%,甚至可能减少了三分之一。”

(摘编自杨海峰《生态历史与自然的重建》)

材料三:

气候变化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气候变暖,随着全球极端天气的日趋频繁,全球气候变暖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全球气候变暖肇始于地球大气层的一种重要机制——温室效应。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虽然温室效应是对我们地球生命极其重要的机制,但是万事皆有度,人们焚烧化石燃料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温室效应的加剧也造成了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愈演愈烈的话,很可能会出现某些灾难性的结果。

气候变暖属于全球气候系统的范畴,后者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由于它是一个对人类至关重要的复杂系统,因此全球气候变暖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影响人类健康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摘编自邬锐《火山喷发——气候变化背景下被忽略的“灰犀牛事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对气候的认识基于人与自然的密切关联,人和天地万物相同,都处于气的四时循环,这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是一致的。

B.作为黑死病传播的重要媒介,老鼠的身体大部分都没有汗腺,因而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更易于繁殖和活动,传播病毒的危害更大。

C.温室效应是在太阳辐射下地表发出的大量热辐射线被大气吸收,导致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进而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D.对人类而言,全球气候系统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统一物理系统,破坏其中任何一个部分都可能导致连锁反应,造成灾难性后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9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