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题江苏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摘要本文从制造业开展规模制造业区域开展制造业行业投资和制造业技术研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基于这些分析结果提出了提升江苏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江苏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摘要]制造业是江苏经济的主导产业。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实质上是指一国或地区制造业在国际间开展产业国际竞争时所表现出的现实能力和开展潜力。本文从制造业开展规模、制造业区域开展、制造业行业投资、制造业技术研发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制造业的开展现状;简要分析了反映江苏省制造业绝对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和相对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在此根底上分析了提升江苏省制造业国际就这里的对策。

[关键词]:制造业;开展现状;产业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指标

一、江苏省制造业的开展现状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包括扣除采掘业、公用业后的所有30个行业。根据在生产中使用的物质形态,制造业可划分为离散制造业和流程制造业。制造业包括:产品制造、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目前,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根底;作为经济社会开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表达。制造业直接表达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开展中国家与兴旺国家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制造业开展规模扩大,但占生产总值比重降低近年来江苏省制造业开展迅速,总量规模不断扩大。至2010年末,江苏制造业生产单位数开展到3244136个,从业人员达1608.19万人,资产总额达18101.33亿元,占2010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的43.7%;江苏2010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9277.65亿元,比2006年增长74.0%(现价),年均增长14.4%;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由2006年的3168.41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9316.01亿元,年均增长31.3%。在“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制造业开展迅速,制造业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都在43%以上;但是,从表1也发现江苏省制造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呈下降趋势,面临较大的产业竞争压力。

注释①数据来源:根据表1所得

表1“十一五”时期江苏经济开展主要情况

工程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1742.05

26018.48

30981.98

34457.30

41425.48

制造业生产总值〔亿元〕

10338.62

12246.85

14318.30

15430.81

18101.33

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47.6

47.1

46.2

44.8

43.7

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亿元〕

3168.41

4423.16

6574.69

6794.67

9316.01

制造业单位数〔个〕

/

/

/

289574

324413

制造业从业人员〔万人〕

/

/

/

1434.15

1608.19

数据来源:根据2007—2011年江苏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二〕江苏各区域制造业开展不平衡

运用数学表达式Li=ei÷et/Ei÷Et计算出2010年江苏省13个地市的制造业区位熵〔见表2〕,其中,ei为城市制造业就业人数,et为城市总人数,Ei为全国制造业就业人数,Et为全国总人数。

表22010年江苏省13个地市的制造业区位熵

城市

区位熵

城市

区位熵

苏州

4.71

泰州

1.47

徐州

1.19

无锡

4.51

常州

3.73

淮安

0.78

盐城

0.95

南京

1.98

镇江

2.84

连云港

0.77

扬州

2.08

南通

1.85

宿迁

1.05

一般来说,当区位熵大于1.1时,那么说明该行业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当区位熵大于3时,那么说明该行业具有极强的产业优势。从表2来看,江苏有9个城市制造业区位熵都在1.1以上,反映了江苏整体在长三角地区和全国经济结构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而言,具有极强优势的城市,江苏有苏州、无锡、常州3个;制造业区位熵在1.1—3之间具有较为明显优势的城市在江苏有6个;而盐城、淮安、连云港三市小于1.0,明显没有产业优势。由此可见,江苏制造业的开展不平衡,区位优势主要集中在苏南、苏中地区,而苏北地区的开展就相对落后。

〔三〕江苏制造业行业投资不均衡

从表3分析可知,近两年江苏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重点主要在纺织业、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气机械、电子及通讯设备等13个行业。2010年排在前六位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合计投资

文档评论(0)

寒傲似冰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1104010000026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