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与防护用品使用(气防专项).ppt

职业健康与防护用品使用(气防专项).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健康与防护用品使用

;;;

一、根本概念

1、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hazardfactors

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低温、辐射、其他危害因素?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方法的规定?;2、毒物:凡作用于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物质

3、中毒:毒物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的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病变

;4、职业中毒:在劳动过程中由生产性〔职业性〕毒物引起的中毒

5、劳动防护用品:指在劳动过程中能够对劳动者的人身起保护作用,使劳动者免遭或减轻各种人身伤害或职业危害的各种用品

;;;二、毒物的存在状态与接触时机

㈠生产性毒物的来源

㈡毒物在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形态

1、气体

2、蒸气:苯蒸气

3、烟尘

4、雾

5、粉尘;;;;;;;;;;;;;;三、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㈠呼吸道

1、 空气中毒物的浓度,浓度越高,

进入机体的速度越快,进入的量越大。

2、 血/气分配系数

〔blood/airpartitioncoefficient〕。

3、 水溶性。

4、 劳动强度、肺通气量、肺血流量。

㈡皮肤

㈢消化道;四、影响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

㈠毒物本身的特性

1、 化学结构

2、 理化特性

㈡剂量、浓度、作用时间

㈢毒物的联合作用

㈣生产环境与劳动强度

㈤个体感受性;五、中毒事故分析;中毒窒息;六、中毒预防;防中毒综和措施

1组织管理措施:

①加强领导,重视防毒工作。

②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卫生法规和标准。

③合理组织劳动,尽量减少工人接触生产性毒物的时间,建立合理的劳动制度。

;②控制和降低毒物浓度,作业环境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直接关系到职业中毒的发生,因此,降低作业环境中有毒物质的浓度将其恒定控制在最高容许浓度下,是预防职业中毒的关键。其中,以无毒、低毒的物料或工艺代替有毒、高毒的物料或工艺;生产过程密闭化,控制有毒物质不逸散到车间空气中;将逸散的毒物及时有效的排出或去除作业现场是控制空气中毒物浓度的三个主要环节。

③以无毒、低毒的物料或工艺代替有毒、高毒的物料或工艺,尤其是以无毒代替有毒是防毒方面的一个重要科研方向。;④生产设备的管道化、密闭化和机械化。使用密闭的生产设备,或者把敞口设备改为密闭的设备,控制毒物发生源,不使毒物向外逸散是防止有毒气体和粉尘外逸的有效措施。

⑤将逸散的毒物排出或去除作业现场,其中局部排风效果最好、最为常用。

⑥厂区内车间的布局和车间内生产设备的布局要有利于控制有毒物质的扩散。其中隔离操作和仪表控制〔自动化〕。即把生产设备和工人操作地点隔离开来。有两种做法,一种把生产设备放在隔离室内;另一种把工人操作地点放在操作室内。;;3个体防护措施

①防毒口罩和防毒面具

②防护服

4、卫生保健措施

①职业健康检查

②职业卫生教育

③个人卫生和个人卫生措施;6、平安操作规程和设备维修制度

例如检修设备与处理事故隐患的去除物料、通风排毒、防护监护等制度,进入容器、地沟、坑、槽工作的防毒与监护制度,都是防止急性中毒事故的重要措施。对有毒、剧毒物料的保管贮运、领用登记制度,那么是防止误用的必要措施。

?;七、劳动防护用品分类

按防护部位分:

⑴头部

⑵呼吸器官

⑶眼面部

⑷听觉

⑸手部

⑹足部

;⑺躯干

⑻护肤

⑼防坠落

;;;有害物的识别

;;防护器具的选用;;;储存环境:远离尘埃、光照、高温或低温、潮湿、化学物质、腐蚀性和危险的物质,环境温度应在15℃至30℃之间,环境必须枯燥,无毒气或蒸汽散发。;巴固过滤式;防毒气滤盒等级:

等级1、等级2、等级3;滤盒防护对象;滤盒防护对象;长管式呼吸器的使用;长管呼吸器使用方法;一、使用前快速检查

1.气瓶压力

完全翻开气瓶阀,压力必须显示260至300Kg之间。

2.气密性

关上气瓶阀,观察压力表,在一分钟内压力下降不得大于20Kg。;3.报警哨

3.1从面罩上卸下供气阀。

3.2把手放在供气阀出气口,使空气泄漏。

3.3观察压力表,在压力低于55±5Kg时,报警哨必须响。;二、佩戴

1.调节背带

整个背板的调节分为两步:

1.1把整套装置背在身上,往下拉装在两边肩带上的环形垫圈,使之贴近背部。

1.2拉紧腰带,使其完全贴合腰部。;2.佩戴面罩

2.1将面罩的目镜局部朝下,套上颈部束带。

2.2将面罩由下颚部套入,并用束带束住头部。

2.3由上至下调节束带,使其束紧。注意不要太紧。;2.4用掌心堵住面罩接口,吸气然后屏住呼吸,使用者应感觉到面罩紧贴脸部,直到恢复呼吸为止。〔或用手掌封住面罩接口并呼吸,如感到无法呼吸,说明密封良好来测试面罩的气密性〕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